解放嗓子,玩轉哨音,讓戶外運動活動開展更高效
時間:2019-03-14
來源:Yojo幼兒園聯盟
作者:王方
點擊:次
口令、口哨與手勢是戶外運動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確、規范、有技巧地使用,能減少教師不必要的語言,提高運動活動的質量,幫助幼兒樹立良好的運動活動常規。那么,如何在戶外運動活動中科學有效地運用口令、口哨與手勢呢?就為大家介紹3個小技巧,快速進階專業技能,有效提升運動活動質量。
1、標準的口令,突出主音,間隔適當
口令是指揮運動活動的行動命令,是組織活動、調動隊伍的信號,也是每一位教師必備的基本功。口令不僅帶有強制命令的因素,還可以體現出教師更多細致的引導、指示、意圖,是有效組織運動活動的重要一環。
教師發出口令的準確與否直接影響著活動秩序和質量的好壞,模糊或低聲的口令只會誤導幼兒,導致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不高。在實施的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發音部位要準確。下達口令用胸音或腹音,其中,胸音多用于下達短口令,腹音多用于下達帶拖音的口令。
?音色、音量要均勻。掌握好音色、音量,不要平均分配,下達口令一般起音要低,由低向高拔音,如“向右看齊”,“齊”字音要高。
?突出主音。下達口令時,應把重點字的音量加大,如“向右轉”,要突出“右”字,“向前×步走”,要突出口令中“×步”的數字。
?預動令間隔適當。口令一般由預令(指示詞)和動令(動詞)組成。預令為口令的前部分,使聽口令者注意并準備做動作;動令為口令的后部分,使聽口令者立即做動作。如“立——正”,其中“立”為預令,“正”為動令,喊口令時,應拖長“立”字音,給幼兒足夠的反應時間。
?發出的口令應渾厚,悅耳動聽。要想使發出的口令渾厚,悅耳動聽,就必須采用胸腔、顱腔、鼻腔三腔來幫助發音的共鳴,同時還要控制氣息,合理地運用閉氣。
2、巧妙的哨音,輕重有度,長短適宜
哨音是教師運動活動實施的重要手段,巧妙的哨音不僅能有效引導幼兒的注意力,更能幫助教師完成良好的隊伍調動與收放環節。哨音一般分為召集聲、催促聲、命令聲、調令聲等吹法。初學者,往往是靠口腔吹氣,吹出來的氣不急、乏力,所以哨聲不亮。
鳴哨時,首先將哨嘴放入口中,用上、下牙咬住哨嘴上下凸緣處,舌尖稍用力堵住哨口,上下嘴唇包緊哨的頸部,謹防漏氣;吹哨時,運用口、鼻吸氣,胸腹部肌肉用力收縮,使胸腔內的壓力增大,完成后,鼻腔閉氣,口腔兩側肌肉緊縮,形成向外吹氣之勢;吹氣時,舌尖快速后縮打開哨口,使氣流進入哨中,吹響哨子。哨聲的強弱、音量的大小由吹氣的力量決定。
▼輕重有度
不同情況下教師對哨聲大小的控制應不同。比如全體集合、比賽開始時,提示幼兒注意時可采用重聲;結束活動、活動輪換、控制節奏時,可用輕聲。
▼長短適宜
○“嘟——”,尖長一聲,表示某動作或活動的開始;
○“嘟嘟!”短促兩聲,表示提醒或引起幼兒的注意;
○“嘟——”,聲音由高到低,悠緩一聲,表示動作的結束或暫停;
○“嘟嘟——”,聲音由低到高,表示對違反活動規則或者紀律的幼兒給予警告、制止或指正;
○“嘟嘟嘟——嘟!”兩個急促短音緊接一個拖長音,再一個急促短音,表示緊急集合;
○“嘟嘟!”聲音由低到高再轉低,表示小組的練習進行輪換等。
3、明確的手勢,前后協調,落落大方
在戶外廣闊的活動空間,教師的手勢是口令和口哨一個重要的補充與延伸。簡明、得體的教師手勢不僅可以充分展示教師的人格魅力和教學風采,還是教師表情達意、組織教學和激發幼兒活動興趣不可缺少的方法和手段。
手勢,有單手和雙手之分。教師在運用手勢示意時,動作要落落大方,處處明朗,前后協調。無論是單手還是雙手都應注意幅度的大小和方位角度,使意圖表達既準確又及時。
運動活動是在一個動態環境中進行的,面對不同的活動對象、活動內容和活動方式,幼兒表現出的情緒往往不同,形成的活動氛圍、產生的活動效果也就不同,這就要求教師把握目標的同時,能高效、巧妙地運用運動活動中的專業“語言”——口令、口哨與手勢,掌控活動進展,收緊有度,收放自如,靈活把控在戶外活動的幼兒,提高運動活動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