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筆記】在反思中成長
時間:2018-11-30
來源:Yojo幼兒園聯盟
作者:王方
點擊:次
這段時間幼兒園進行了分享閱讀的觀摩課,從本次的觀摩課上讓我對如何上好分享閱讀的第一課時、第二課時還有第三課時的教學方法上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起初,我對分享閱讀課的教學方法還特別迷茫,不知道如何進行組織教學,對分享閱讀課比較陌生。幼兒園領導根據這一情況,針對我們這些年輕教師,專門組織教研活動讓我們學習了如何上好分享閱讀課,隨后我們也查閱了大量的相關資料,從而對分享閱讀課程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和認識。
分享閱讀,有時也稱為“大書閱讀”,主要指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培養兒童的閱讀興趣、習慣,發展他們的基本的閱讀能力為主要目的,通過成年人和兒童共同閱讀一本書的類似游戲的活動。
起初,成年人為兒童逐字朗讀為主,多次重復以后,隨著故事情節和語言的熟悉性增加,逐步提高兒童對閱讀活動的參與水平使其在整個閱讀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并最終過渡到兒童自己獨立閱讀。在分享閱讀的教學中,猜圖是孩子們接觸讀本的一個主要環節,因此猜圖時老師的提問非常的重要,采用開放性的提問能更好的引導孩子們去說話。所謂的“開放性”問題、不能用簡單的“是”或“不是”來解答,也沒有固定的標準答案,這樣才能提高孩子們想說話的欲望。在教學讀本《貪吃的小貓》的過程中,當幼兒觀察封面時,我提出的問題是“你看到了什么?他在干什么?他可能會說什么?”孩子們立刻就議論開了,由于我的提問沒有限制和標準的答案,孩子們喜歡說什么就說什么,他認為是什么就是什么,有什么就講什么,我并沒有評價孩子們說的到底是不是正確的,所以孩子們說出很多的答案。同樣,開放性的提問,也能給孩子們一個想象的空間,給他們一個自由講述的機會。所以說分享閱讀開放性的猜圖環節能使孩子們真正感受到語言講述的興趣,提高孩子們語言表達的欲望。分享閱讀讀本中的語言,其用語比較規范,句式相對的固定,符合語法規則,還多次重復,通過老師的朗讀為孩子們提供了比較成熟的語言經驗,讓孩子們在反復中掌握了如何去表達、如何去說?分享閱讀的第三課時是拓展活動中鞏固和提高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的一節課。拓展活動同樣也是分享閱讀教學環節中重要的一環,同時,第三課時也是針對我們老師而言比較有難度的課,一節好課可以給孩子們一個自由發揮和創造的機會,在創造中不但可以提高孩子們的繪畫能力、動手制作能力,最主要的是可以鞏固和提高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分享閱讀不僅是一個讓孩子感受閱讀、享受閱讀的過程,更是一個讓孩子們從看故事、聽故事、過渡到自己講述故事、自己創編故事的過程。在自由的講述中讓孩子們表現得更自主、更自信,表現出更強的想象力、創造力,從而使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很好地提高。分享閱讀不但給了孩子們一個豐富的畫面,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還給他們創造了一個成熟的語言經驗,在多次的重復朗讀與學習后使他們自然地掌握了使用語言的正確方法,為孩子們自己講述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通過分享閱讀的教學活動,我體會到兒童在分享閱讀中感受到的是愛,而不是被逼迫、被評價的厭倦和壓力;兒童仿佛是在和教師一起做游戲,但在游戲過程中,他們不知不覺地學會了閱讀,喜歡上了閱讀,還學會或熟悉了許多生字;表面上看起來孩子只是進行了閱讀,但通過分享閱讀,還會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語言能力和交往能力;雖然他們好像只是學會了朗讀幾個小故事,但這種小小年紀就能進行閱讀的成功感,會對他們的自我接納和自信心的發展帶來巨大益處;兒童在分享閱讀中養成的閱讀習慣,將會使他們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