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中班幼兒進餐環節自主能力培養的實踐與思考
時間:2018-11-23
來源:Yojo幼兒園聯盟
作者:王方
點擊:次
升入中班后幼兒在進餐時全部使用筷子進餐,并且以往以來我們都是將筷子讓值日生分發到鐵盤子里讓幼兒自主取筷子進餐。在進餐時如果幼兒需要添加飯菜幼兒可以自主起來到餐車前尋求教師幫忙,幫助幼兒盛。但是在趙老師的調整下我們將幼兒的筷子放到一個精美的天鵝筷子籠里,并且為幼兒準備了兩把大小幼兒方便拿握的飯勺。幼兒在進餐時看見了桌子上的小天鵝筷子籠紛紛來了興致,拿筷子的時候小心翼翼的生怕碰倒小天鵝,拿筷子的時候也沒有看見幼兒排隊擁擠現象,反而幼兒迅速拿完筷子回到座位上進餐,并時不時的會看向小天鵝微微一笑。在添加飯菜時通過溝通讓保育老師為幼兒盛第一次飯菜時盛的并不多,使幼兒吃完后如需添加可以去嘗試自己盛飯菜的體驗,剛開始的時候幼兒進餐速度有所提高,因為都想去試一試自己添加飯菜的體驗,幼兒的進餐量都有所增加。
亮明自己的觀點、收獲
1、將筷子盤調整為小天鵝筷子籠期初我并不同意,因為我個人認為它對幼兒自主進餐培養是沒用的,但經事實驗證實踐反饋,幼兒對小天鵝有著較高的興趣,可以增進幼兒進餐時良好的心情,并且幼兒在取筷子的時候很好的避免了衣袖的二次污染保持了餐具的清潔。并且每個餐桌都有一個小天鵝保證幼兒在取筷子時不會再出現排隊擁擠,挑筷子的問題,而是拿完一雙筷子就回座位進餐了。
2、為培養幼兒自主進餐能力,我們為幼兒投放了兩把適宜幼兒拿捏的飯勺,并且在首次為幼兒盛飯菜時而是少量盛放。幼兒對自己添加飯菜的體驗有著較高的興趣不僅使幼兒增加了進餐量,還使幼兒進餐速度有所提升。
反思
1.小天鵝筷子籠雖好看,但是在餐桌上還是有些不穩,有的時候還是會倒。
2.為幼兒提供的飯勺大小雖然合適,但是卻因為勺子小導致有的時候幼兒盛完飯菜不注意勺子就滑到菜里去,使勺子沾滿飯菜。
對此兩個疑惑是通過實踐證明出現的問題,對于解決問題和發現問題我并沒有直接告知幼兒,而是在餐前或者餐后對詢問幼兒,比如餐前詢問:“在最近的幾天進餐中你們有沒有發現跟以前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這樣子好還是不好?為什么?”我將問題拋給幼兒,讓幼兒自主思考并動腦動手探索解決問題,幼兒自己發現小天鵝變成了新的裝筷子的工具,但是有的時候他卻“站”不穩,而且每個桌子都有個不再像以前一樣一組桌子放一個筷子盤,這樣他們不再排隊取筷子了,他們還發現這么做他們可以直接那筷子上方,不會接觸到筷子頭造成對筷子的二次污染了。餐后詢問:“我們小朋友最近吃飯進餐二次添飯菜時候有什么變化沒有?你發現了什么?”再次將問題拋給幼兒,幼兒基本都可以發現問題并自主探究解決方法,如:盛飯的勺子變小了所以總會滑入飯菜里,為了避免勺子滑入,他們想到了可以在旁邊放一個干凈的空盤子,每次用完后可以將勺子拿出來放一邊,不僅不會滑入飯菜里,還不讓勺子亂放變臟。
通過教師引導及調整,我們班幼兒在自主進餐環節有了一定的改變,幼兒不僅進餐時心情愉悅,在進餐飯量上也有所以高,還鍛煉了幼兒自己動手體驗的小手肌肉的能力。我記得《指南》中有一句話給我印象最深:“皮亞杰說:Telling is not teaching(告訴不是教學)要讓傳授的知識(尤其是直接的言語傳授)對幼兒有意義,其前提是一定不能脫離幼兒的生活及其已有的知識與經驗。所以奧蘇貝爾說:如果把教育心理學歸結為一句話的話,那就是教育對象已經知道了什么。”這一段話給我印象最為深刻并且給了我不少啟發,對于幼兒的引導最好的教育方式并非是“填鴨式”教育,并非是直接告訴幼兒答案,而是引導幼兒自主發現問題,自主探究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才會真正的得到實際經驗與體驗并收獲一定的快樂,不要小瞧任何一名幼兒,他們或許比我們想象的要強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