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聽到有些孩子抱怨:“上學有什么意思嘛,根本就沒幼兒園好玩!”“一上學就學拼音,有哪本書是用拼音寫的?”“學算術又有什么用,買東西交多少錢售貨員說了算!”很明顯,孩子對上學不感興趣!
本應該對各種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心的孩子,怎么會對上學不感興趣呢?是學校的課程對孩子沒有任何吸引力,還是孩子的學習興趣被人為地破壞掉了?
在注重早期智力開發的今天,家長們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不遺余力地對其進行智力開發,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但他們卻不知道,孩子贏得的可能只是短暫的輝煌,失去的卻是更為寶貴的東西:對學習的熱情,對世界的好奇。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可以讓學習事半功倍。
然而,孩子的興趣是否真的被調動起來?當孩子的興趣點和大人的要求不一致時怎么辦?當孩子的興趣轉移了又怎么辦?究竟該如何培養孩子積極持續的興趣愛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學習興趣濃厚的孩子主要有如下表現
◎有強烈的探索欲望,想要進一步了解客觀事物,會調動一切已有知識經驗來進行學習。
◎有較強的堅持性、專注力,對于一件事情可以長時間地關注。
◎勇于嘗試、不怕失敗,在不斷探索中力求找到答案。
◎能進行自我調節,不斷調整任務難度,使興趣更具有持久性,且能夠不斷提高。
◎能夠通過學習活動本身對自己進行獎賞和鼓勵,學習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滿足。
孩子如果對學習活動感興趣,學習就主動,學習效果也好,久而久之形成了良性循環,孩子的學習興趣就會越來越高,還能夠享受學習帶來的樂趣,當然也就會取得較好的學業成績。
學習興趣低的孩子主要有如下表現:
◎不能主動發起探究性行為,在接到任務后,不能馬上調整狀態作出反應,處于一種懈怠的狀態。
◎難以專注于一件事情,注意力極其容易轉移和分散,停留在一項活動上的持續時間非常短暫。
◎盲從,沒有主見,在集體中長期處于被動地位。
◎懼怕失敗,一旦失敗就表現出沮喪或者憤怒,并且不愿意再次嘗試。
◎難以進行自主調適,對于外界的依賴性較強。
◎較嚴重地表現出對學習產生抵觸或對抗情緒,或者對學習產生焦慮、恐懼,逃避或回避學習,甚至出現學習抑郁癥,如食欲不振、孤獨、懶散、過敏、悶悶不樂等。
孩子的學習興趣是可以培養和激發的,但是到了入學以后再來從頭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就有些晚了。
有些研究甚至認為過度的早期智力開發會使孩子“厭學,從入學第一天開始”,作為家長一一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培養孩子濃厚的學習興趣,遠遠比訓練孩子具有某一種技能重要得多。
而保護孩子的興趣,保護孩子探索的欲望更是培養興趣的首要之舉。
作為家長,可以從孩子一出生,就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給予孩子探索的空間和時間
讓孩子有機會體驗發現問題、嘗試解決、體驗失敗、再次探索、獲得成功的全過程,不要事事包辦代替,人為地剝奪孩子探索、嘗試的機會和樂趣。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鼓勵孩子從事難度略高于已有經驗水平的任務,家長給予安全的保護和適當的支持。
▌善于觀察,發現孩子的興趣點,給予適當引導
例如,當孩子對昆蟲發生興趣的時候就可以為他提供大量的相關圖書,帶他去自然博物館,在網上搜索相關資料,和他一起去田間察、捕捉昆蟲,制作標本等等。讓孩子有機會把自己的興趣不斷深化,形成持續的愛好。
▌抓住孩子興趣發展的階段性,培養廣泛的興趣
孩子從不熟悉、不了解某種事物,通過探索、學習、練習達到了解和掌握,興趣也會隨之慢慢減退或者消失。家長可以通過建議、參與等方式,適時地將孩子的興趣引向新的目的地。
▌根據孩子的興趣指向,允許多種興趣存在
興趣本身并沒有高低優劣之分,只要引導得當,孩子都能從中體驗到學習、探索、思考的樂趣。只要孩子的興趣不違背基本的道德準則、不妨礙別人的生活、不威脅自己的安全,家長都應該采取寬容的態度。
以上所說的,主要指孩子自發的直接興趣,但是實踐活動是興趣產生的源泉。人們往往對于完全生疏的,而且有一定深度、不理解的事物,一開始不會有多少興趣。
但隨著對該事物的逐漸熟悉、理解、掌握,興趣才隨之產生。所以,培養和激發孩子的間接興趣也非常重要。
有時孩子本身并沒有表現出明顯的興趣取向,而家長又非常希望孩子接觸、了解學習某方面的內容,這時家長可以嘗試著從以下方面入手來培養和激發孩子的間接興趣。
▌注重活動的情趣性
我們經常可以在音樂廳看到很多孩子在饒有興趣地觀看演出,這就是他們的父母為了培養他們對于音樂的興趣,帶他們來進行現場體驗;
但是形式的趣味性不是學習興趣產生的唯一條件,表面的趣味性往往容易被任務的難度或持久度所削弱。
▌考慮學習任務的難度
任務難度一定要與孩子現有水平相匹配,略高于孩子現有經驗水平的任務難度是最容易引發孩子學習興趣的。
難度過低,孩子已經掌握的東西很難再引發孩子探索的興趣;難度過高,孩子可望而不可即,屢屢失敗,也難以激發濃厚的興趣。
▌在培養學習興趣的同時逐漸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
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自己制訂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時間等難度較大,家長可以循序漸進地鼓勵孩子自己選擇學習的地點、內容、材料,慢慢過渡到幫助孩子從遵從興趣學習,到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強烈的探索精神,能夠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方式,設定學習目標。
家長一旦認識到學習興趣在孩子學習過程以及學業成績方面的重要作用,就會非常注意激發孩子的興趣,但卻往往沒有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在破壞孩子的興趣。
最典型的破壞孩子學習興趣的表現有:
◎忽視
當孩子興致勃勃地拿來一幅自己的作品讓家長看時、家長卻因為忙于手頭的工作而忽視孩子熱切展示的需要,孩子剛剛萌發的興趣就被家長這種無意的忽視打擊了。
◎嘲諷
孩子的認知經驗有限、能力有限,因此常常會做一些自以為是的“創舉”,如果家長給予他們不恰當的嘲諷,孩子的興趣就會受到重創。
◎武斷制止
當孩子對某個事物產生興趣,并廾始探索的時候,家長往往會出于本能的保護意識,來判斷這個行為是否危險,并且經常做出不理智的武斷的制止。
◎過度教育
家長重視孩子的興趣,希望迎合孩子的興趣并進一步引導其學習行為,卻往往會不自覺地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甚至發生越俎代庖的事情。
當我們認識到什么行為可以激發孩子的興趣、什么行為有可能破壞孩子的學習興趣后,我們就可以更好地保護孩子的直接興趣,有效地引導孩子的間接興趣,支持孩子的探索行為,讓孩子體驗興趣得到滿足時的快樂。
但是,提倡培養孩子的興趣,不等于主張放任;支持孩子的某些興趣,不等于主張偏科。
▌讓突出的興趣與其他領域的學習“架橋”
有的孩子對某一領域的學習非常感興趣,就會在這一領域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忽視其他領域的學習。
例如,一個孩子對昆蟲非常感興趣,凡是涉及昆蟲的東西,他都會給予極大的關注,會通過網絡、書籍、報刊、電視等渠道獲得各種有關昆蟲的知識,并且愿意花大量時間來捕捉昆蟲、制作標本。
這個孩子可以長時間地維持對于昆蟲的探索興趣和學習熱情,這是非常難得的,但是他也會因此而忽視對于語文,數學、外語以及藝術等科目的學習。
這時,家長要做的不是打擊孩子對于昆蟲的興趣,而是通過平等的溝通,有效地引導孩子將興趣和其他學科結合,起到一個搭建橋梁的作用。
例如,孩子喜歡看法布爾的昆蟲學著作,家長就可以引導孩子仿照法布爾的小品文手法寫一些觀察日記,讓孩子體驗到昆蟲學家也需要有流暢優美的筆觸;
既然孩子愿意上網尋找關于昆蟲的資料,家長就可引導、鼓勵他查出一些外文的關毽詞,到國外網站搜索更多的資料,為孩子提供真實而實用的外語環境;
既然孩子喜歡觀察昆蟲,立志成為一個昆蟲學家,就可以引導他了解真正的昆蟲學家都需要哪些基本技能和素質,為孩子設立一個成長的目標。
這樣一來,孩子的興趣既得到了充分的滿足,也得到了適當的引導,讓他有機會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為將來的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
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位“老師”帶領孩子們探索未知的世界。作為家長,我們既要重視孩子學習興趣的發現、培養、保護和引導,更要注意為孩子營造一種管送的、允許探索的、開放自由的環境。
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和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進而引導興趣想更加持續的愛好發展,乃至于發展成為堅定的理想。孩子們也才會更加自主的進行學習,并且在學習中得到最大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