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話結巴怎么辦
時間:2020-06-10
來源:Yojo幼兒園聯盟
作者:王方
點擊:次
兒子4歲了,現在上中班。開學的時候園里把他們班拆散,兒子和另外2個平時不太熟悉的小朋友一起分到了新班。開學后一個多月來,兒子說話變得結巴,說了第一個字之后就拖長音,后邊的話半天說不出來。兒子2歲8個月左右也曾結巴過一段時間,我們以為孩子小,掌握的詞匯少,所以說不出來。但現在這樣是怎么了?我告訴他可以把句子大致(按照主謂賓結構)分成幾部分來說,這樣做對嗎?
一位著急的爸爸
說話結巴是很多孩子在發展過程中會出現的現象。美國口吃研究基金會曾經作過一項統計,發現有25%的學前兒童都在不同階段出現過口吃現象。然而經過長期追蹤調查,發現大部分孩子在自然成長過程中借助輕微的外界輔助能夠得以恢復,其中只有5%可能會演變成真正長期性的語言障礙。所以家長不用太擔心,2歲多孩子出現的說話結巴會隨著年齡的增長、發育的成熟自然好轉。案例中的孩子在換班之后再次出現的說話結巴,只要家長處理得當,也會得到矯正。
結巴的原因
造成孩子說話結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語言與思維發展不同步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是人們在生產生活中為了交流想法、傳遞信息而產生的。對孩子來說,語言的獲得有一個適宜的年齡階段,稱為關鍵期。有研究認為,兒童語言獲得的童心物語關鍵期一般為1~12歲,其中1~4歲最為關鍵。兒童是在生活中通過模仿來學習和掌握語音、詞匯、句子的,需要經歷一個從無到有、從不理解到部分理解再到完全理解,以及積少成多、逐步完善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出現理解錯誤、表達錯誤等現象都是正常的,這是由他們的年齡特點決定的。
2歲半后以后,孩子已經基本掌握語言系統和基本語法規則,每天接觸很多新詞,但難于熟練地把這些詞語組織成有條理的句子清楚地說出來。所以他們的口頭表達速度落后于思維速度,于是就有可能出現說話不連貫,猶豫不決或者重復發一個或幾個音的結巴現象。一般隨著年齡的增長,口語能力的提高,結巴現象會逐漸消失。案例中孩子的第一次結巴,很可能就是這種情況。
2.模仿他人
模仿是兒童最初學習語言的重要途徑,學習語音、掌握詞語和句子都主要依靠模仿,并在此基礎上產生理解與創造。孩子天性好奇,喜歡模仿新鮮的東西。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或在電視、電影中有人說話結巴時,孩子在強烈好奇心和模仿興趣的驅使下,便會嘗試模仿,如果家長沒有及時有效制止,時間長了,孩子說話就會結巴。
3.不恰當的強化
強化是兒童學習語言的又一途徑。建構主義者認為,兒童的語言知識是在與環境的互動中構建而獲得的,兒童所處的社會和情感環境,對于他們一開始學習語言的質量和數量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人對兒童表現出的喜愛或厭惡,都足以影響兒童說話的意愿。孩子說完后如果得到肯定或表揚就是受到正強化,他會心情舒暢,加強信心。反之,如果總是被批評或嘲弄,就會造成情緒干擾,失去進一步學習語言的積極性。
孩子說話結巴,有些成人覺得好玩,就逗引孩子來取樂,甚至學孩子結巴的樣子,讓孩子羞愧,結果孩子越急越結巴。有的家長則不斷地糾正甚至呵斥孩子,或者表現出對孩子結巴的過分焦慮擔心,結果使孩子形成條件反射,每次說話都要承受各種心理負擔,以致腦部活動過于劇烈,使正在發育的語言中樞處于混亂狀態,結果只會更加結巴。
4.感情上受到某種障礙或震動
情緒的動機作用在兒童身上表現得特別明顯,愉快的情緒會讓兒童有主動學習的愿望,有積極生活的態度;相反,不愉快的情緒會導致各種消極行為。比如,父母離異、親人去世,甚至父母吵架太兇或者搬家、入園、換了班級和老師等造成的強烈情緒刺激,都會讓孩子一時語言表達不流利。
案例中孩子的第二次結巴出現在換班之后,很可能是因為離開了熟悉的環境,心理安全感缺失了,情緒緊張或受到不良刺激造成的。
還有研究表明,強迫左利手改為右利手、家族遺傳、病理性傷害等都會造成孩子說話結巴。如果孩子講話時伴隨面部肌肉緊張,出現如眨眼、點頭、面部歪扭或不協調,多次重復部分詞語,大量地出現不規則的斷句、無意義音節和不恰當的語氣詞,甚至由于極度緊張或焦慮引起生理反應,比如叫喊、痛哭、呼吸急促,完全拒絕語言或眼神交流等現象時,必須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如何矯正結巴
對于絕大多數孩子來說,“說話結巴”是成長過程中的正?,F象,怎樣應對合適呢?以下建議供參考。
1.認真分析孩子結巴的原因。
如果孩子結巴是模仿習得,要告訴他結巴是不能學的,但不可訓斥責罰??梢愿嗟夭捎梅e極強化,當孩子說話流暢時多表揚。比如,“剛才你說得真清楚、連貫!”
如果是情緒原因造成的,家長可以通過孩子的言語或者行為來分析具體原因。比如案例中的孩子可能會說想以前的老師、不喜歡現在的老師等等,或者在小區里和小朋友玩時
并不結巴,那么就可以判斷孩子的結巴是換班造成的,家長最好把孩子結巴的事和老師溝通一下,請老師給予幫助,用接納和鼓勵來幫助孩子重新建立安全感。
如果沒有外界環境因素影響,那么孩子的結巴可能就是語言或發音器官跟不上思維的發展造成的,家長要淡然處之,耐心等待。可以對孩子這樣說:“不著急,慢慢說,爸爸(媽媽)聽著呢。”
2.家長不緊張,不刻意糾正、提醒。
無論何種原因造成的結巴,都需要成人用耐心的傾聽,真誠的贊賞、鼓勵和微笑等,為孩子創造一個輕松的語言環境。孩子結巴時家長和老師不要著急地打斷他們,或者提醒他“跟我這樣說”“不要這樣說”“慢一點”“別急”等等,這些話語反而會使孩子更加緊張,說話更加不流利。成人要認真和耐心地傾聽孩子說話,不要隨意打斷他們。
案例中的爸爸讓孩子把句子按照主謂賓分成幾部分來說,是在用小學高年級學習書面語的方法來要求孩子,只會讓孩子思維更加混亂、心里更著急而加重結巴。
3.給孩子提供正確的言語示范。
語言學習,尤其口語是在日常互動中孩子通過模仿習得并內化而成的。成人只要和孩子說話時心平氣和、口齒清楚、節奏平穩,營造出一種良好的語言學習氛圍,孩子就會效仿成人的講話方式,逐漸建立起良好的講話習慣。比如,孩子說:“我……我……我……餓了。”你可以這樣說:“你是想說你餓了,想吃東西,對嗎?”一來表示理解了孩子的意思,二來給孩子正確的示范。
4.開展輕松愉快的語言訓練。
很多容易結巴的孩子在唱歌、念有節奏的兒歌或者游戲時并不結巴,所以我們可以采用唱歌朗讀法、節奏訓練法、角色扮演法等進行語言訓練。比如,家長、老師可以有意識地和孩子吟唱兒歌、有感情地講故事,幫助孩子掌握語言的節奏,然后引導孩子以說唱兒歌、講述故事的節奏來說話,一點點地過渡;面對孩子容易結巴的語句,成人可用打一拍、孩子說一個字的方式,引導孩子一個字一個字慢慢說。
此外,角色扮演的方法也可以嘗試。讓孩子扮演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他會感到不是自己在說話,而是“角色”在說話,他可能會“忘了”自己的結巴而流利表達,然后再遷移到日常用語中來,結巴的情況就會得到好轉。
5.幫助孩子重建自信。
說話容易結巴的孩子常常因怕被人笑話而不敢在眾人面前講話,比較自卑,這就需要家園合作來樹立孩子的自信。首先,不要當著其他家長與小朋友的面糾正、批評孩子,這樣做會使孩子感到難堪。其次,平時成人要注意豐富孩子對周圍人、事、物的經驗,引導孩子多看、多聽、多說,豐富孩子的詞匯量,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最后,多給孩子提供機會,多帶孩子參加各種活動,引導孩子自信地與他人交往,當孩子說話流利時要及時表揚。在幼兒園里,老師可以適當關注孩子,發現孩子的優點及時表揚,或者請孩子做老師的小幫手,來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和歸屬感。
所以家長不用太擔心,2歲多孩子出現的說話結巴會隨著年齡的增長、發育的成熟自然好轉。案例中的孩子在換班之后再次出現的說話結巴,只要家長處理得當,也會得到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