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4-06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話題1:面對幼小銜接,家長應持怎樣的態(tài)度?
答:家長的態(tài)度既要積極,也要有方。
建議您:一是激發(fā)孩子上小學的熱情。千萬不要用“上學就要受苦頭”等話來嚇孩子,而是要說一些欣賞與鼓勵的話,如:“你真的長大了”“你越來越像小學生了”這樣,會讓孩子覺得上小學很光榮,很自豪。二是全面關注孩子的發(fā)展。
一般而言,孩子對學習是否有興趣,生活是否有規(guī)律,在集體中是否合群,這幾個方面情況往往影響其入學后的適應性。您需要時時關注孩子在這些方面的發(fā)展,讓其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興趣、行為習慣等。
話題2:幼小銜接家長要重點關注哪些問題?
答:以下這些內容,可以供您分析、了解孩子情況時作參考。
(1)孩子是否對入小學充滿期待與向往?
(2)孩子是否能與周圍同伴友好相處?
(3)孩子離開家人進入陌生環(huán)境后是否會沮喪?
(4)孩子是否能自然地與除家人以外的人交往?
(5)孩子對閱讀是否感興趣,是否能回答相關的問題?
(6)孩子是否能獨立完成系鞋帶、戴圍巾、收拾玩具等事情?
(7)孩子是否會照顧自己,如:主動飲水、根據(jù)冷熱自己穿脫衣服等?
(8)孩子是否會重復簡單的口信?
(9)孩子是否能熟練地使用紙、顏料、剪刀、膠水、水彩筆等物品?
(10)孩子是否能夠同時記住兩個或三個任務,并執(zhí)行這些任務?
(11)孩子是否能說出自己的家庭地址和家人的姓名、電話號碼?
(12)孩子是否會承認自己不懂,而主動請求幫助?家長要踏好準備節(jié)奏“學習準備期”所要完成的任務是一個過程。按一般而言,可分為學前、學中和學后,應抓緊學前、關注學中、延伸學后。
話題3:暑假中,家長如何指導孩子有規(guī)律地生活?
答:作息有規(guī)律也是幫助孩子樹立規(guī)則意識,適應社會生活的重要方面。
一、逐步幫助孩子確立時間觀念。在孩子做某件事(喝水、上廁所、做作業(yè)等)之前,要讓他作好充分準備,明確需要完成的時間。一旦開始,就不允許以各種借口來拖延時間(如,來回走動)。另外,可為孩子準備一個定時的小鬧鐘,規(guī)定好時間限制,讓孩子自我監(jiān)督,自己控制時間。
二、安排孩子相對穩(wěn)定的作息時間。家長最好能與孩子共同制作一張作息時間表,貼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并要求孩子按照時間表去做相應的事。
三、作息有序與靈活調整相結合。孩子升入小學后,在作息時間上,會有許多意外的變化,為了增強孩子的適應性,父母可以有意識地安排一兩次打破常規(guī)時間的事情,如:晚上一起外出觀看夜景、休息日一起看球賽等。如果過分刻板地嚴格遵守作息時間,孩子的適應性反而會大大降低。
話題4:入學前,家長如何培養(yǎng)孩子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答:生活自理能力是入學準備的必要內容。入學前,孩子需要的生活自理能力包括:
(1)能有序地整理自己的物品和玩具。
(2)用好的東西及時歸位,保持整潔。
(3)能正確處理好用餐、盥洗、排泄等事情。
(4)能幫助家人、自己做力所能及的家務。
(5)比較合理地計劃并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和活動內容。要讓孩子具有以上這些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長們可做些嘗試。
話題5:入學后,家長如何與老師進行溝通?
答:您不妨采取以下方法與老師溝通。
(1)通過多種方式與老師保持經常聯(lián)系。您除了可以利用家長會、教師家訪時與教師作個別交流外,也可以利用便條、電話、短信、網絡等形式及時地與教師互通信息,使雙方更多了解孩子近階段在家庭及學校中的一些表現(xiàn),您也可以對教師的教育教學方法、學校的各項管理措施提出合理的建議。
(2)向老師客觀地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現(xiàn)。孩子在家中的表現(xiàn)往往是最真實的,其在家中的學習、飲食、娛樂和休息等各種習慣,以及在向家人敘述學校發(fā)生的事件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您都可與教師作適當?shù)販贤ǎ员憬處煾嗔私饽暮⒆印?/p>
(3)傾聽老師對孩子的評價,正確看待教師對孩子的批評
話題6:家長如何幫助孩子處理好與老師的關系?
答:作為家長,可嘗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
(1)傾聽孩子的訴說。孩子每天在校與老師、同學相處,發(fā)生的大事小情都希望在家中與您分享。這時,您要注意傾聽孩子的訴說,因為這是了解孩子在校學習生活的最好途徑,您與孩子一起分享好消息或有趣的事,讓孩子覺得校園生活的快樂,從而加深與老師的親近感。
(2)多與老師溝通。學校和家庭在教育孩子的目標上是一致的,都希望孩子能茁壯成長,但是由于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學校和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容易產生分歧,使孩子難以適應。這里,就要求您能夠多與老師進行溝通,共同探討教育的理念。如果對老師的做法有所不解,可以坦率地提出并探討,從而達成共識。家長在這一問題的處理上不要心存顧慮,這樣反而容易產生誤會,適得其反。
(3)切忌與老師關系過分親密。有很多家長希望通過送禮、請客吃飯等方式增進與老師的感情,以獲取老師對自己孩子的特別照顧。家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這樣的做法實不足取。
眼放遠:家長關注重點指向“學習準備期”所在關注的不僅是孩子面臨上學的“初期”,而且在關注孩子成長過程的“全期”,不僅要關注孩子的“學業(yè)”,而且要關注孩子的“習慣”。
話題7:家長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答:自信心并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逐漸養(yǎng)成的。作為家長,要為孩子自信心的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條件。
首先,您不要亂作比較,尤其要切忌不要把您孩子的短處與其他孩子的長處相比較。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指紋,千人一面的世界是不可思議的。每個孩子都是這個世界的唯一,因為他們世界才豐富多彩。
其次,您要善于發(fā)現(xiàn)自己孩子的長處,大膽激勵。每個孩子都有長處,您不妨從日常生活中,從不起眼的小事中去尋找,并要直率地告訴孩子“某事,你做得真棒”。
第三,創(chuàng)造機會,積累自信心。您不妨在家中設計并進行孩子擅長的游戲活動,如與孩子進行一些親子游戲,設置一些能夠實現(xiàn)的小目標,讓孩子在完成任務后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悅,讓他在心里感知自己是行的。
話題8:家長要培養(yǎng)孩子哪些必要的學習習慣?
答:學習習慣一般是指和學習有關的、由良好的心理素質支配下的行為和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從學習規(guī)范開始。對于剛入學的孩子,您特別要關心他一些有利于學習和學校生活的習慣,如:
(1)傾聽和提問的習慣;
(2)表達和發(fā)言的習慣;
(3)閱讀和書寫的習慣;
(4)記憶和思考的習慣;
(5)遵紀和守時的習慣;
(6)合作和分享的習慣,等等。
相信家長對培養(yǎng)孩子這些基本的學習習慣也會持贊同的態(tài)度。如,遵守紀律、建立正確的時間觀念、遵守作息時間等習慣的養(yǎng)成會使他們上課認真聽講,下課好好休息,按時完成作業(yè),勞逸結合,身心愉悅,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的責任心,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體驗學習的快樂。又如,養(yǎng)成合作和分享的學習習慣,可以使您的孩子更有效地參與一切教學活動,在和老師、同學的教與學的互動中學得更加主動、活潑,既可以增長知識、提高學習的效率,又可以融洽和老師、同學的感情。
話題9: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作業(yè)習慣,家長可從哪幾個方面入手?
答:在孩子剛入學時就重視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作業(yè)習慣,對孩子形成責任意識、任務意識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品質很重要。為此,您不但要關心孩子良好作業(yè)習慣的培養(yǎng),還要盡可能做到培養(yǎng)得法。您不妨從這幾個基本的方面入手:
(1)給孩子創(chuàng)設一個靜心作業(yè)的環(huán)境。準備一個學習的空間,有桌椅、臺燈、小書架等等。孩子回到家后可以在這個“區(qū)域”做自己的事情。
(2)要注意讓孩子定下心來做作業(yè),不可以一會兒吃吃東西,一會兒看看電視,一會兒做這,一會兒做那。要養(yǎng)成專心做作業(yè)的習慣。
(3)要提醒孩子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yè),幫助他逐步形成時間觀念。一般一年級學生的回家作業(yè)時間為半小時左右,大部分孩子是能夠在這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的。
(4)要幫助孩子養(yǎng)成在一般情況下回家后先作業(yè)再玩耍的習慣。提醒孩子牢牢記住做作業(yè)是學生必須完成的任務,任務完成了,再去做其他事情會更輕松,更開心。
(校對:張潔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