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3-03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近期,幼兒園陸陸續續開學了。經過了一個寒假,不少孩子都被“打回原形”,上一學期在幼兒園內建立起來的良好生活習慣在悠閑的假期時光里被遺忘。
剛剛回到幼兒園,不少孩子會哭鬧、抗拒、發脾氣。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五個不要”與“五個做到”,幫助孩子們快速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吧!
五個不要
這樣做不利于幼兒入園
不要心軟
別讓孩子學會哭鬧
剛把孩子送進幼兒園,不少孩子會開始哭鬧、發脾氣,而許多家長看到這一情況會心軟,忍不住跟著孩子一起哭、趴在窗臺上看孩子、三步一回頭、甚至直接把孩子帶走改天再送。
這樣做看似在短時間內緩解了孩子的入園焦慮,但長遠來看,這樣的行為只能進一步加重孩子對幼兒園的抗拒心理、加重幼兒焦慮和厭學的心理。不僅如此,還會讓孩子覺得只要哭鬧,爸爸媽媽就會滿足自己的要求。
不要欺騙
別把孩子的信任弄丟了
面對孩子的哭鬧,有的家長會選擇一種“狡猾”的處理方式,即欺騙孩子。“媽媽不走,媽媽去上個廁所。”“你好好上幼兒園,明天帶你去游樂場。”這些話語是不是有些熟悉呢?
但是,家長們以為把孩子騙進幼兒園就萬事大吉了,但這樣做無法緩解孩子的焦慮情緒。試想一下,孩子焦急的等待媽媽回來,又怎么有心思參加幼兒園里的教學活動呢?長此以往,更會讓孩子失去安全感和對成人的信任感。
不要追問
只問有意義的問題
孩子在幼兒園待了一天,家長們難免掛念。所以在放學路上,許多家長會忍不住問孩子一系列的問題。“今天有沒有人欺負你?”、“今天哭了嗎?”、“今天有沒有小朋友搶你玩具?”等常見的問題或多或少都對孩子的成長產生負面的影響,更是不利于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
當然,不要追問并不意味著在放學路上一言不發,家長可以問諸如“今天你幫老師做了什么?”、“今天在幼兒園里玩了什么游戲?”來幫助幼兒建立對幼兒園的好感、從而愛上幼兒園的生活。
不要補償
別讓孩子愛上物質獎勵
而有些家長,選擇給予孩子物質和精神上的獎勵來作為上幼兒園的補償。如加倍的寵愛、新的玩具和衣物、去游樂場玩、吃大餐等。
這樣的結果會導致幼兒認為這些是上幼兒園的必備條件,而長期的物質強化只會讓孩子習慣于接受獎勵,等下一次需要孩子完成挑戰時,可能就需要更好的物質獎勵了,長期以往是一個惡性的循環。另外,“吃大餐”這樣的獎勵還會導致孩子不好好吃飯,不利于身體發育。
不要嚇唬
嚇唬孩子是最差的辦法
還有些嚴厲的家長,愛用嚇唬的方式來管教孩子。“你再不聽話我現在就讓老師把你接走!”、“你不好好上幼兒園我放學就不來接你了!”這樣的話都是這類家長常說的。
這些“絕招”看似有效,但這樣做將幼兒園、教師樹立成可怕的形象、懲罰的手段,把孩子和幼兒園、教師放在了對立的兩面,孩子又怎么可能喜歡幼兒園呢?
五個做到
這樣做幫幼兒愛上幼兒園
做到準時接送
準時上下學好處多多
孩子的生活要保證恒常性,消除不穩定因素對于孩子發展的不利影響。因此,家長一定要準時送孩子上下學。
首先,上學要準時,幼兒園會為孩子們準備豐富有趣的來園活動,在活動中孩子們發展了能力,如果來得晚,就會錯過這些活動,長此以往孩子學到的本領可就比其他孩子少了;其次,接孩子要準時,要在約定好的時間來接孩子,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
做到信任老師
建立良好的家園合作關系
幼兒園教師是專業的學前教育工作者,他們接受過優質的教育、通過了國家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具有專業能力與素養,會愛每一個孩子,也會用心幫助孩子發展。
因此,家長應該給予老師充分的信任,放心地將孩子交給老師,按照要求準備教學需要的物品,遵守幼兒園的規定,積極與老師溝通孩子的情況,如果遇到什么問題或疑惑及時與老師溝通。只有建立良好的家園合作關系,才能真正幫孩子全面發展。
做到教會孩子表達
幫助孩子表達自我意愿
盡管教師完全有能力照顧好一個孩子,但2、3個老師同時需要面對30個孩子,老師也難以照顧周全。
為了讓老師能夠更好地感知到孩子的需求,教會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是每個家長應該做到的。教會孩子說“我熱”、“我想大便”等常用的詞匯、語言,能夠緩解老師的帶班壓力,促使老師能更全面地照顧每一個孩子。
做到培養孩子自理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理能力高的孩子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更自信。即使家長不在身邊,自理能力高的孩子也有信心能夠靠自己解決可能出現的情況,不容易感到焦慮和不安,更容易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家長可以在家中培養孩子一些簡單的生活自理技能,不要大包大攬孩子所有的生活環節,樹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
做到與孩子分享快樂
幼兒園里有許多快樂
別以為壓力是成年人的專利,即使是讀幼兒園的孩子也會產生壓力。而要緩解孩子的壓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與孩子分享快樂。
其實,孩子每天在幼兒園里會經歷很多快樂的事,家長應該引導孩子分享幼兒園里有趣的事,用輕松愉快的語氣與孩子聊天,多表揚孩子的進步。這樣能逐漸讓孩子愛上幼兒園。
(供稿:郭彤洋 校對:張潔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