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12-26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作者:劉淑新
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對于幼兒來說,游戲是一種自由的活動,在游戲中可以自己決定玩什么,怎么玩。可以說,游戲伴隨著幼兒成長,沒有游戲就沒有發展。
每天在自主活動區時間,我們都會看到孩子忙碌而投入的身影,看到孩子們選擇教師提前預設的豐富的內容,感到歡喜和雀躍,感覺作為教師已經滿足了幼兒的游戲需求。但是當我在一次次接觸和深入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后,我對兒童的游戲有了新的思考:“這些游戲孩子們是否真的喜歡?他們對游戲有什么真正的需求?他們還想玩什么”……直到有一天,發生在“中班理發店里”的故事,讓我找到了一直在尋找的答案。
區域游戲開始了,伯軒走進理發店,在服務員的引領下翻看著理發圖冊,并在圖冊里認真尋找著自己心儀的發型,看了一本又一本,但是他的臉上絲毫沒有欣喜的痕跡,不久他便轉身離開理發店。
在理發店里,教師模擬了真實生活中的場景,布置了環境,投放了豐富多樣的假發、發卡、梳子等操作材料,平時這個區域女孩子們特別愛來,她們不停地洗剪吹,用各種漂亮的發卡裝飾自己的頭發,玩得不亦樂乎。今天終于來了一位男孩子,可是為什么他不進去游戲呢?是材料不夠豐富?還是男孩子不喜歡這個游戲?我不禁思考了起來。
通過剛才游戲中柏軒的表現,不難看出,孩子在這個活動中的情緒狀態是不積極的,由此也讓我們回顧起《指南》所倡導的,一個好的游戲活動,要能吸引孩子,讓孩子覺得有趣,愿意游戲并不斷接受挑戰,開發屬于自己的游戲,從而獲得生命成長。思考至此,我發現,很明顯,伯軒對教師設置的這個游戲沒有興趣,看似豐富的游戲材料其實都是根據教師的意圖提前預設好的,孩子們只是在順應教師的意圖與想法在進行游戲,并沒有真正擁有他們應有的游戲權利。為了讓孩子們玩屬于自己的游戲,我決定從內容、時間、空間上把游戲的權利還給孩子。
給幼兒選擇內容的權利
我走到伯軒身邊悄悄地問:“你是想到理發店里玩嗎?”他說:“是。”我又問:“那你為什么站在這兒,不進去玩呢?”他認真地說:“全是男孩兒、女孩兒的頭發,沒有我喜歡的喜羊羊頭發。”看著他堅毅的表情,我讀到了這個孩子對自己喜歡的游戲的渴望。我抓住這個契機立刻建議道:“你的想法真好,理發店里還真沒有,你愿意當理發師來設計喜羊羊的頭發嗎?”聽了我的話,他開心地說:“行呀,可是我不會。”“你可以把你的想法跟理發店的小朋友說一說,也許他們能幫助你。”他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議,走進了理發店……孩子們接受了他的想法,并表示愿意和他一起制作喜羊羊的發型。于是,理發店的小朋友一起尋找喜羊羊的圖片,觀察它頭發的樣子,準備他們需要的材料,制作出了新的屬于他們自己的“游戲內容”的發型……
給幼兒選擇時間的權利
看著孩子們愉快而專注地進行著他們的游戲,我不禁在一旁暗暗竊喜。但是問題也隨之而來。在制作過程中,他們遇到了一個很大的問題:怎么才能把“羊毛卷”戴在頭上呢?這時,小曼大聲說:“可以用女孩子的發卡,我媽給我梳頭發時就用發卡給我夾頭花。”聽了小曼的建議,大家立刻在區域里尋找發卡,經過不斷嘗試,終于找到了既能把“羊毛卷”夾住又能不掉的辦法。這時,他們臉上露出了滿意的表情。看著鏡子里成為喜羊羊的自己,伯軒興奮極了,忙請小小理發師幫忙拍照,并告訴理發師一定要把自己的照片放進圖冊里。之后,他又走到我身邊對我說:“劉老師,我想讓小朋友都看到,我不想在收區時把頭發摘下來。”我輕聲對他說:“那當然好了,摘掉它的時間由你來決定。”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們看到了一個真正做著喜羊羊發型的孩子和一群圍在他身邊一起幸福地說著、聊著、笑著的孩子們……
給幼兒選擇空間的權利
突然有一天,理發店的孩子們又找到我說:“老師,現在天氣好了,我們要到外面去免費理發,因為其他班的小朋友也需要我們給理發。”“非常好的提議。”我馬上回應道。接著,孩子們便在園所大門處的風車房子旁開啟了屬于他們的室外理發店,并且還自己設計了標志,拉起了免費理發的廣告。每天區域游戲時間,他們都會迎來一撥撥不同班級的小朋友們,有他們邀請的,有聞聲而來的,還有一大批回頭客……為了讓顧客們滿意,他們找來很多小朋友,請他們來幫忙進行新的創意制作,并先后出現了大獅子發型、恐龍發型、柳葉辮子,還推送了套裝美照、禮品贈送等活動,做完頭發,可以免費送室外拍照和果品采摘。看著沉浸在自己游戲中且非常忙碌的孩子們,我不禁感嘆,這才是有意義的游戲!
經過這次的理發店事件,我真正地走進了孩子們的游戲,并理解了什么才是兒童喜歡的“真”游戲。當然,前提是教師要完全相信孩子,并完全把游戲的權利還給孩子!我想,在這之后,教師也會因每天看著投入而專注的孩子們,而收獲一次次的欣喜與滿滿的感動,從而讓自己在追隨孩子們的游戲過程中獲得生命成長!
(供稿:張潔瓊 校對:張潔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