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10-24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雖說把自己家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相比,已經被成千上萬的網友吐槽過了,但當媽后,看到別人輕輕松松就養出一個聽話懂事、性格陽光、又有學霸潛質的孩子,心里不免還是會有落差:為什么我把時間都花在孩子身上了,孩子還是不聽話?
其實,只有方法找對了,我們才能在養孩子這件事上不至于太心累,同時教出一個聽話懂事、性格陽光、又有學霸潛質的孩子。
不阻止孩子的“探險”行為
孩子小的時候,任何東西都想嘗一嘗、摸一摸,大一點了,總喜歡爬上爬下,家里的每個角落都是他的“探險區域”,就連垃圾桶都能成為他的玩具……
對于孩子的“搗亂”表現,大多數媽媽會想辦法拽著孩子,不讓孩子靠近“危險”,或者嚇唬孩子會摔著。“這個不能摸”、“別碰,危險”、“不可以”……焦慮的媽媽一天到晚都要追在孩子的后面,阻止孩子的各種“冒險”行為,這樣不心累才怪啊!
而另一類媽媽,會把孩子常玩的幾個玩具洗刷干凈,喜歡咬就盡情咬吧;垃圾桶太臟,插座、水壺東西太危險,那就收起來吧;孩子喜歡爬上爬下,那就在家具的邊邊角角粘上“海綿墊”,盡情爬吧;要是孩子摔著了,那就告訴孩子往哪個方向摔不會那么疼。大不了摔疼了,讓孩子大哭一場,下次就知道這么做是危險的了……
“培養”比“養”更重要
當你追著孩子喂飯到處跑的時候,小學霸們已經開始津津有味地看早教讀物了。
前者是“養”,后者是“培養”。如果我們每天都需要花個把小時來喂孩子吃飯,光是這件事就消耗我們不少時間精力了,還哪里有什么心思陪孩子玩游戲、看書呢?
每一件事都親力親為代替孩子做,不僅會讓我們不暇顧及培養孩子的其他能力,還會使孩子主觀上有一種“我還是寶寶,我還沒長大”的意識。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于漁,及時抓住時機培養孩子的生活技能,這樣我們才能在“養孩子”中騰出時間來“培養孩子”。不再需要大人鞍前馬后地“侍候”了,孩子才會發展出一個獨立自主的自我。
創造機會,增長孩子的見識
想要促進孩子的能力發展,光是在他還小的時候,拿著黑白卡片、彩色卡紙、兒童識物圖讓孩子一遍又一遍地看還不夠!得多創造機會,帶孩子到外面走走,告訴孩子他所看到的是什么,問問他聽到了什么,這樣更有利于促進孩子的能力發育,增長孩子的見識。
父母“懶”一點,鼓勵孩子多思考
每個孩子都會有“十萬個為什么”的階段,對此,很多媽媽的做法可能是直接告訴孩子答案,或者隨便給個答案就忽悠過去了;但是,如果我們稍微改變一下自己的應對方式,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十萬個為什么”的答案并不重要,我們對待孩子的態度才是關鍵。讓孩子自己發揮想象,自己去思考,或者告訴孩子如何才能知道答案,這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供稿:張潔瓊 校對:張潔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