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9-27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你家孩子真是乖巧,從來也不見他(她)淘氣,你可真是省了不少心吶!”
“是啊,從小就性格內向,不吵不鬧,安安靜靜的,從來沒讓我操過心!”
因為自己沒“攤”上淘氣的子女而欣慰高興?因為鄰里親戚的夸贊而驕傲自豪?確實,因為遺傳基因、家庭環境、后天影響的不同,孩子不同的性格會呈現出外在差異性,一般我們習慣用“外向”、“內向”這樣的詞語描述孩子的性格,雖然外向性格有外向性格的好,內向性格有內向性格的棒,但因為傳統觀念所致,本土的爸爸媽媽通常都喜歡聽話、安靜的孩子,因此聽話安靜的孩子較少被大人批評,受到的贊譽、肯定也相對多。但我要提醒家長,對安靜孩子的關注萬萬不能掉以輕心,越是內向的孩子,分支思維越活躍,不愛和家長溝通,有的內向孩子非常有主見,這種自我意識總是被埋藏在心里不能釋放出來,他們當中也有一些孩子想法很不成熟,失去了自我意識,全部都是父母做主,一旦遇到事情就不知所措。這些內向孩子所擁有的特征,常常被他們平靜如水的性格舉動所掩蓋。
所有育兒專家都在強調與兒童溝通的重要性,而與內向孩子的有效溝通更是重中之重。表面來看,安靜內向的孩子仿佛不需要人過多的關注,但試想誰不想被別人重視呢?尤其對于心理話無處排解的安靜孩子。越是安靜不動聲色的孩子,他們眼中囊括的事物也就越多,因為在自己被所有人忽視的時候,他們會在房間的角落里,沙發上靜靜觀察周圍發生的一切事——大人臉上的表情、說話的口吻、父母之間關系是否融洽等等,這些被觀察吸納的事物通過大腦記憶儲存在孩子腦中,雖然他們的思維處理能力還不像成人那么健全,但初步的總結會給他們一個基本的暗示——“媽媽在生氣,我還是少惹她為妙”、“爸爸媽媽吵架,爸爸勝利了,媽媽害怕爸爸。”
他們總結的這些結論不一定正確,但對孩子自己的判斷而言卻是唯一的。一旦孩子的判斷力發生偏差,就會使他們主觀想法也發生偏離,最后以令人費解的行為表現出來,這也是為什么親子間的有效溝通那么重要的原因之一,如果父母能第一時間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及時糾正他們錯誤的價值觀,就能防止孩子行為進一步的偏差,做到防患于未然。
活潑外向的孩子很少需要父母針對性的引導,他們的性格決定著他們能輕易說出自己的想說的話,許多“童言童趣”也是這些活潑開朗孩子的杰作,而內向的孩子也因為性格的原因,“述說心理”的這個重要階段被自己不知不覺刪去。很多媽媽問我,怎么才能讓內向的孩子吐露心聲呢?在我們兒童自由繪畫樂園中,接收了很多內向的孩子,通過自由繪畫訓練和心理解讀,使這些內向孩子開始學會表達和表現自己了。孩子們常常在畫室中一邊創作一邊用語言描述畫中的人物關系和情景,甚至還有故事情節,其實這就是他們正在述說自己的內心,表達自己的想法。
如果父母還以孩子安靜、不說話為傲,鼓勵孩子發展不愛說話的性格,從不與他們溝通交流,那內向導致的錯誤思想就不能得到家長及時更正,長此以往,很容易形成心理缺陷,后悔莫及。所以“家有靜孩”的家長不妨讓孩子進行自由繪畫,因為繪畫本身這個行為動作就可以幫助孩子發散內心情緒,表達內心想法,如此循序漸進地加強與孩子的有效溝通,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和行為出發點,不但能避免孩子出現心理健康問題,還對親子間加深親密關系益處良多。
(供稿:張潔瓊 校對:張潔瓊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