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9-22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孩子上學,老師大多會建立一個家長微信群,老師在此發布通知、通報情況,家長有疑問能和老師直接溝通。但帶來便利的同時,這個群也給不少人添了煩惱。
“曾經有一段時間,老葛班主任一度想關閉班級微信群,問其原因,其皺著眉頭說:是家長們的‘熱情’太過了!老師每次在微信群里說一句話,哪怕只是最正常的布置作業,就會有大撥兒的家長回應:老師您辛苦了!老師太棒了!謝謝老師!有家長甚至還沿著這個話題閑聊起來。由此造成的后果是手機‘滴滴’地響個沒完,更重要的是,家長們如此一刷屏,很多沒有第一時間看手機的家長,很有可能錯過老師公布的重要信息。”
這段文字的作者是位兒童文學作家,名叫樂多多,她曾多方采訪及與班主任商討,建議家長們千萬不要做這幾種類型的家長。
第一種:討好刷屏型
老師一發話,馬上回應:您辛苦了,保重身體。其實,老師布置的作業、公布的消息,看到即可,不需要回復。為了防止沒必要的刷屏,“收到”兩字都無需回復。因為一條信息幾十人回復同樣內容,很快一條重要的信息就這樣被淹沒了。
另外,晚上盡量不要在家長群里聊得太晚,以免影響其他人休息,有重要事情可以跟老師直接聯系。
第二種:炫富顯擺型
比如炫耀孩子的成績,這種行為其實就是在默默傷害那些成績差的孩子及家長的心。
或者曬各種旅游的照片,類似這種私人的照片,在朋友圈曬曬也就可以了,發班級群只會引起大家反感。
時不時把小孩得到的小貼畫、完成的作業、寫得工工整整的字貼上來,驕傲地請大家點贊,其實是希望老師給予關注。事實上,即使家長不到處曬,一個孩子的優秀鋒芒也是遮擋不住的。
第三種:過度關注型
每日不停地在班群中詢問老師自己孩子的情況,生怕孩子在學校出現新狀況。家長如此不相信孩子,孩子又如何樹立信心?另外,家長們都想了解孩子的情況,有的孩子,爸爸、媽媽、外公、外婆,三代人都要加入班級群。家長越是這樣,孩子成長就會越累。
第四種:發布無關信息型
集贊、投票、賣東西……統統發進班級群。這其實很傷孩子的面子,難道你希望別人指著你的孩子說:就是他媽媽,經常在班級群發賣東西的信息?
杭州市外語實驗小學校長張敏也強調,千萬不要群里拉票。每天投一票,成人可能是作為娛樂,但會讓孩子誤以為得獎不是拼實力,而是拼人脈拉票得來,這是在釋放一個極其錯誤的信號,對孩子沒有任何實用意義。
第五種:群里爭吵型
孩子在學校發生了小爭執,家長護子心切,在群里開戰。你都如此沖動,又如何教育孩子不爭吵、不打架、冷靜地對待一切呢?請記住,你的行為在潛移默化地塑造著孩子的性格。或是與老師開戰,這種情況很少,但確實也存在,例如責備老師偏心。其實越是這種時候越應該與老師私下溝通。家長一定要調整好心態,選擇信任老師,這點很重要。
張敏提示,如果是聰明的家長,就會在合適的時機采用恰當的方式和老師溝通。建議傍晚時分和老師私聊,不要半夜或清早。家長不要急于下定論,比如老師就是針對我們孩子等,一定要注意表達方式,先聽聽老師的說法,之后再談談自己的情況,這樣才是有效的溝通。
(供稿:郭彤洋 校對:張潔瓊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