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8-22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幼兒期是萌生規則意識和形成初步規則的重要時期,對于3-6歲的孩子來說,規則意識的培養是幼兒學習、生活得以有序開展的保證。讓幼兒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從而形成基本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需要家長和教師共同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及文化的氛圍。然而,在具體的教育實踐中,教師和家長往往陷入兩難境界,過分強調規則會影響幼兒的個性健康發展,但只強調個性沒有規則的約束,往往不能發揮教育應有的作用。那么如何科學有度地培養規則意識?
【實踐案例】
規則面前 男孩女孩平等
錢小莉
傍晚在公園里散步時,看見幾個約摸五六歲的孩子在教練的帶領下排隊滑輪滑。按照游戲規則,孩子們每玩過一輪后必須要依次排到隊尾準備下一輪。小女孩貝兒玩過一輪后,突然插隊排到了小男孩叮當的前面,叮當一邊推開她一邊說:“你應該排在我的后面,不可以插隊!”貝兒見叮當推她立刻放聲大哭起來。
五六歲的孩子已經能夠理解規則的意義,甚至可以和同伴一起制定游戲規則。貝兒不遵守游戲規則是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表現。在叮當拒絕后,貝兒則采取哭的方式,試圖引起成人的注意,并希望得到幫助。
不遠處,叮當的媽媽看見了,立刻跑了過來呵斥兒子:“叮當,你怎么可以推人家呢?”叮當理直氣壯地解釋著:“她插隊!你不是說好孩子要排隊嗎?”“哎呀!人家是女孩子!”“可是她插隊……”叮當不解地爭辯著。媽媽說:“你是男孩子,再怎么都要讓著女孩子!”叮當依然委屈地為自己辯護著:“可是她插隊,她插隊!”聲音卻明顯小了很多。在叮當媽媽的安排下,貝兒最終勝利地排在了叮當的前面。
寧可讓自己的兒子受委屈也要滿足貝兒的要求,叮當媽媽這看似“通情達理”的做法,殊不知嚴重影響了兩個孩子對于規則意識的正確建立。
叮當媽媽在平時肯定教育過兒子“要遵守規則,不能插隊”,可是就在叮當向媽媽“狀告”貝兒不遵守規則插隊時,媽媽卻用“人家是女孩子”這個理由來包容貝兒。面對兒子的不解,媽媽再一次鄭重提出了“男孩子必須要讓著女孩子”的要求。叮當一次次地爭辯,是因為媽媽對于規則遵守的因人而異讓他茫然了。
對于幼兒園的孩子來說,遵守規則的觀念應當是嚴肅的、不可動搖的,即使有相讓也只是禮貌的表現。叮當媽媽口中“男孩子必須要讓著女孩子”的說法也不應該是沒有原則的,其必須建立在孩子能接受和認可的基礎之上。對于男孩子來說,“都要讓著女孩子”的說法,會讓孩子對規則的指向性產生懷疑,難道不插隊的規則只是用來約束男孩子,而女孩子則可以不用遵守嗎?這種疑惑甚至會讓孩子對自身的性別產生沮喪。
叮當媽媽教育兒子無條件地讓著女孩子貝兒,這種相讓對貝兒也產生了影響。第一,在貝兒看來叮當媽媽過來幫助她,是“哭鬧”這一方式取得的成功,這勢必會鼓勵貝兒以后當自身要求得不到滿足時還會繼續使用。第二,叮當媽媽“男孩子必須要讓著女孩子”的教育言語,會讓貝兒產生性別優越性,將叮當禮貌性的相讓當成自己理所當然應得的待遇,影響了貝兒今后在與人相處過程中對禮節和規則的正確判斷,不利于孩子今后的社會性發展。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則是人們在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和準則。規則意識的培養也是幼兒學習、生活得以有序開展的保證。而幼兒期是萌生規則意識和形成初步規則的重要時期,對于幼兒園的孩子來說,日常生活中規則的應用是最為關鍵的。正是有了實踐經驗的積累,幼兒才能對規則產生切身的感受,也才能不斷內化為他們的自覺行為,不僅讓幼兒獲得參與集體活動的快樂,更是為將來成來社會人做好基礎準備。
每一個孩子,無論男女,都應該接受到平等的規則教育。
【教育視角】
柔化措施 提升規則意識
王翠萍
處于3-6歲的幼兒很難在心里明晰規則意識,他們有意無意地總會做出一些違反規則的事情。這時,教師往往會陷入兩難的處境,既擔心規則會影響幼兒的個性健康發展,又擔心強調個性而沒有秩序。研究發現,一個人對某個群體的歸屬感會影響他對這個群體的親疏度和對群體規則的接受度。一般而言,歸屬感強的人往往具有主人翁精神和責任感,能自覺接受和遵守群體規則。在實際活動中,教師應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徑與方法,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有效地提升幼兒的社會歸屬感。
創建隱性的規則意識
在幼兒豐富多彩的日常活動中,我們主張讓幼兒自主地開展活動,但這種自主必須有一定的規則作為保障。遵守規則和自主活動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在幼兒自主教育實踐活動中,有時老師是以常規的形式明確告訴幼兒,這是顯性規則意識,但更多時候規則其實隱藏于環境和情境中,這是隱性規則意識。
幼兒園的環境中最為明顯的就是教室的主題墻飾了。如在每個活動區域的主題墻上,教師就用圖標的方式把規則畫成有趣的畫面,通過觀察、模仿、暗示等途徑去刺激幼兒作出相應的反應,從而抑制其不良行為的萌發,促使幼兒在不斷的操作中形成自律。
在區域活動時,我們在每個區角前都設有區域規則的圖標指示。如在圖書區,我們會通過眼睛、書本、房子、嘴巴等多種圖標的組合,讓幼兒了解圖書區的規則:安靜地看書,一次看一本,看好后要把圖書放回到原來的地方。
除了這些明顯的標記外,我們也會設計一些隱性的圖標來提醒幼兒:娃娃家的小腳印提醒幼兒進區多少人,活動區操作材料與對應擺放的標記,區域插牌用來協調進區的不同人數,飲水機上紅色代表熱水、藍色代表冷水……
培養規則意識的多種途徑
3-6歲的幼兒總會有意無意地做出一些違反規則的事情。如有的幼兒在區域游戲時,不遵守進區規則,造成有的區域人滿為患,有的區域無人問津;如廁、喝水時,部分幼兒沒有等待意識,出現爭搶吵鬧現象;游戲結束時,幼兒沒有收歸的意識……這些都是幼兒缺乏規則意識或規則意識較弱的表現。因此,成人必須采用多種方法和途徑來提高幼兒的規則意識。
教師示范,培養規則意識。3—6歲的幼兒正處于好模仿學習的階段。很多時候,一些成人不注意的小細節,都會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在一日活動中,教師就是最好的一個榜樣。教師想進區域前,要把插牌插好;當教師看到地上有玩具時,不能視而不見,而是要彎下腰輕輕把玩具放回家……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能關注生活中所發生的每一件小事,在小事中樹立良好的榜樣。這樣幼兒看到教師以身作則,自然就會主動遵守常規了。
自主建構,提升規則意識。想要發展孩子的自主性,就要讓孩子發言,討論法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我們可以把出現的問題拋給孩子,讓孩子來進行思考,找出解決的方法。如每到區域活動結束的時候,建構區和小吃店的孩子總是收拾得最慢,有的時候玩具還會灑落一地。針對這一情況,我在下午談話活動時間提出了這一問題,并讓孩子們分組進行討論。經過討論,孩子們找到了解決方法:給玩具和其所在地做上標記,然后根據相應的標記把玩具放回到對應的地方,最后所有小朋友都要收歸結束才能坐到小椅子上。在孩子們的討論中,他們不僅找到了解決的方法,而且還自主地制定了規則,并提升了規則的意識。
自主體驗,深化規則意識。在一日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大膽放手,以尊重為原則,以引導為手段,允許幼兒自己去思考規則和要求。如針對晨練時,幼兒不容易區分本班級裝衣服的籃子,我并沒有著急著讓孩子馬上解決,而是給孩子們講了一個《皮皮的夢》的故事。聽完后,孩子們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天天說“假如皮皮的夢是真的,那就太危險了,馬路上不會開車要出交通事故的”;柔柔說“假如醫院里醫生不在了,那我們生病該怎么辦”;周天宇說“如果我們沒了環衛工人,那我們所有的地方都會變成垃圾場的”。于是,我就引入了近期分不清本班籃子的問題,孩子們想出了給籃子設計班標的解決方法:豆豆設計了五瓣花;天天設計了喜羊羊;珠珠設計漂亮的糖果……自主體驗法不僅能讓幼兒通過體驗理解規則的重要性,而且還能有效地深化幼兒的規則意識。
構建規則的多元評價機制
幼兒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能力不是單一維度的數值反映,而是多維度、綜合能力的體現。因此對幼兒規則意識評價應該是多方面的。
皮亞杰說過,兒童是主動活動的,而且這個主動活動也是幼兒和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如:教師可以定期以照片、視頻或跟蹤記錄來為孩子建立規則體系成長檔案,家長通過撰寫寶寶成長手冊、填寫相關幼兒規則問卷調查來提供反饋信息;幼兒則通過班里的“比一比,誰最棒”的評星欄來對自己作出相應的評價。
在評價幼兒規則意識時,成人也應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內容,而不僅僅局限在幼兒在集體活動中是否遵守規則,或以“是否聽話”來進行簡單定義,而應結合每個孩子的不同個性心理特征和不同的活動內容進行評價。多層次、多主體的反饋與評價可以讓幼兒從被動的“要我這樣做”轉變為主動的“我要這樣做”,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孩子的天性是好動的,規則是生硬的。在實際生活中,比如吃完點心的孩子因為規則的限定只能坐在椅子上被動等待,這恰恰是由于教師不合理的活動安排所引起的消極等待。消極的等待使教師只能通過生硬的規則來約束幼兒好動的天性。如果教師能將隱性規則環境、榜樣示范的力量、多元化的評價應用到實踐中,就能很好地化解幼兒好動與規則生硬間的矛盾,從而達到個性自由與社會化發展的和諧統一。
【養育建議】
建立規則意識 不可一蹴而就
李飛
幼兒期是規則意識萌發、規則行為初步形成的關鍵期,幼兒規則意識的建立是一個“了解規則—形成習慣—認同內化”的過程。這一過程父母擔負著重大責任,帶著孩子建立規則意識,通過問題厘清、以身示范,最后幫助孩子把規則意識內化就顯得非常重要。
幫助孩子了解規則
當孩子不遵守規則或是耍賴的時候,父母一般會問:“我該怎么辦?”其實,先了解“為什么”才是更重要的。只有讓幼兒了解了規則的意義,才能對行為產生積極的指導作用。
在公共場所不能隨地扔垃圾,既是對環衛工人的尊重,又能為大家的身心健康創造好的環境;人人遵守交通規則,不亂穿馬路,就保證了車輛的暢通和行人的安全;別人的東西不可以拿,拿之前必須要征求別人意見,這些都是人與人之間和諧關系建立的基本規則。
當孩子沒有做出符合成人期待的行為時,父母可以從孩子年齡、情境等各方面去厘清問題,是孩子本身具有行為障礙;還是幼兒認知出現問題,理解出現偏差;或是孩子純粹屬于興奮玩鬧。此時父母就要仔細觀察,如果是屬于行為障礙,這就需要矯正或治療;認知出現問題,父母就要耐心引導,用淺顯的話語加上孩子生活經驗中的例子循循善誘;而如果是因為玩耍興奮,那么父母就要清楚地告訴孩子自己的要求與期待,明確地告訴孩子什么該做,什么不可以做,孩子在認知上就能理解一些規則的概念,下次再有類似的情況,父母就要提醒他,這是不對的。
說明規則引領并示范
父母“講道理”對幼兒規則意識的養成有一定作用,但還需要父母的引領與示范,配合必要的實際行為的演練才能發揮更好的作用。
例如,幼兒經常把玩具亂丟不愛收拾,一些父母會很抓狂,媽媽的反應經常是:“你看你到處亂扔東西,能不能收拾好?”但對于幼兒來說,他們只會意識到“媽媽不喜歡我亂扔玩具,我要把玩具放在媽媽喜歡的地方,否則媽媽會生氣。”孩子體會到的是媽媽的生氣,他并沒有認識到規則的意義。
而如果媽媽這樣做也許會有不同的結果:“你晚上在哪兒睡覺啊?”“在床上。”“對啊,你躺在床上睡覺舒服,這些玩具也要回到它們自己的床上睡覺才舒服!”變形金剛的床在哪里?小汽車的床在哪里?喜羊羊的床在哪里?媽媽要帶著孩子一一去收拾。這個過程不要指望一次就能解決問題,對于年齡較小的孩子,父母要有耐心,要一遍一遍地示范,帶著孩子一起做,然后要逐漸放手,看著孩子做,直至孩子能夠獨立完成。對于其他規則的建立同樣如此,說明標準,引領并示范,幼兒遵守規則的意識就會逐步建立。
鼓勵促進規則意識內化
當幼兒能夠比較主動地遵守某種規則時,父母仍需要給予不斷強化,如通過點頭、微笑或口頭表揚,及時肯定孩子遵守規則的行為,或通過獎勵玩具、延長游戲時間等方法,樹立幼兒持續遵守規則的自信心。只有把幼兒遵守規則的行為轉化為孩子的自我概念時,父母的引導工作才算完成。
如前所述,當孩子已經能夠收拾玩具時,父母就要表達出對孩子的贊許,讓孩子知道他在父母面前是很棒的。父母也可以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客人面前如此評價孩子:“寶寶現在進步很大,自己的東西自己收拾,你看我們家以前很亂,現在都是他的功勞。”
培養幼兒規則意識,父母要把握好幼兒期這一關鍵階段,認真觀察孩子的特質,盡可能親力親為與孩子互動,耐心去引導,更要以身作則,為幼兒的行為發展樹立良好的榜樣。
(供稿:張潔瓊 校對:張潔瓊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