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4-21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家長與孩子之間的言語溝通最常用的是談話法。因為談話法能溝通家長與孩子的情感,增進相互了解,促進心理相容,提高孩子的思想認識,是家長與孩子之間溝通最常用的手段和方法。
只要你注意言語溝通的技巧,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談話的時機:要適時、及時,抓住“火候”
談話的時機選擇非常重要,選擇得及時、適時,就為談話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契機”。談話的時機絕不是可早可晚,俗話說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那么怎樣才能稱上及時、適時呢?一般說來,家長在觀察到孩子在學習、品德、工作乃至生活等方面出現波動、反常等現象,預感到問題要出現時,為了防患于未然,就要抓住苗頭及時主動找他們了解情況,查明原因,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對于那些既成事實、始料不及以及偶發事件的產生,家長則應在問題出現后,馬上找孩子談話,盡量減少不良影響。當然談話不是僅針對問題,對孩子的成績、優點、進步等,也應及時找孩子談話予以肯定、表揚,以便鞏固、強化。此外,家長還應特別重視孩子主動找上門的談話,應熱情接待,耐心傾聽,合理解決,決不應拒之門外,推脫了事,還應對孩子的主動溝通表示肯定,以便調動孩子反映問題、主動解決問題的積極性。
2、談話的主題:要適當、明確,選好“突破口”
談話的主題是談話的靈魂。主題即是解決的問題。主題明確能夠使孩子知道為什么要談話,談話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做到心中有數。主題要大小適宜,主題太大難于把握,也不易于解決;主題太小,往往使孩子覺得小題大做,難以給予足夠重視。為此,就要求家長在談話前做好充分準備,選好“切入點”,精心設計,不打無準備之仗;在談話過程中,要點明主題,圍繞主題,根據談話中心的具體進展情況,合理引導。在談話后,要及時了解反饋信息,以便進一步調整工作方向。
3、談話的內容:要適度、連貫,恰到好處
所謂談話內容的適度,是指在選準談話主題的基礎上,談話的內容要集中,切忌雜亂。同時,還要注意談話內容的連貫,做到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循循善誘。有的家長在談話中,內容安排過多,寄希望于一次談話中盡量多解決問題。結果往往相反,原因是孩子難于接受,難于消化,欲速則不達。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幫助孩子明確主題的基礎上,引出談話的內容,調動孩子參與談話的主動性、積極性,爭取孩子主動配合。同時觀察孩子對談話內容及深度的反應,以便及時調整。
4、談話的語言:要準確、生動,易于接受
在與孩子談話中,語言的運用也非常關鍵,同樣的談話主題,同樣的談話內容,不同的語言運用,就會產生不同甚至相反的效果。因此,這就要求家長一定要注意談話的語言,力求準確、形象、生動,使孩子易于接受,樂于接受,實現談話語言的科學化、藝術化。我們在實踐中深深體會到,如果家長在談話中,能夠準確地表達內容,同時力求生動、形象,孩子易于理解、領會,特別是若多用激勵的語言給予表揚、贊許,即使是批評也講得委婉得當,而不是生硬的說教、粗魯的訓斥,這樣孩子易于接受,同時也樂于接受;反之,孩子不但不易于接受,還會產生對立情緒,甚至產生爭吵,使談話不歡而散。
5、談話的氣氛:要自然、和諧,富有親切感受
談話的氣氛不等同于談話的環境,談話的環境是有形的客觀存在,如客廳、房間、公園等,而談話的氣氛則是看不見、摸不著,人們卻能感知到一種心理氛圍,它比談話環境更重要。因此創造良好和諧的談話氛圍,由此使孩子產生自然、親切的感覺,對取得談話的積極效果尤為重要。那么如何營造這樣一種氣氛呢?首先要求家長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包括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對孩子信任、尊重,允許孩子犯錯誤,并給孩子改正錯誤的機會;對于孩子的誤解,甚至非難,能正確對待,不急不躁,有良好的修養和品格。這一切都應體現一個“誠”字:誠實、誠心、誠懇。家長有了這種誠實、誠心、誠懇的態度,孩子也一定會受到感動,可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樣他會毫無保留地向你敞開心扉,使談話成為共同教育、相互激勵、共創最佳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徑。
(供稿:張潔瓊 校對:張潔瓊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