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4-15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今天在課堂上有個同學講了這樣一件事,昨天放學回家后,她獨自一人到家附近的公園散步,走著走著,她看見前面的一個女士掉了一張紙,她快走了幾步喊這位女士,好心的提醒她掉了一張紙,那個女士很淡定的回答說,我沒掉東西,然后從容的離開了。同學呆愣了一下,內心翻江倒海的無數個念頭升起,最后什么沒說,轉身將掉在地上的紙撿起并扔到垃圾箱。
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今天我想以這個事情作為一個引子來說說父母和孩子的相處。我們來做個假設,假設走在前面的女士是你的孩子,你們一起到公園散步。走著走著,孩子隨手將一張紙扔到地上,作為父母你會做點什么?
情景一:你可能視而不見,和孩子一起繼續往前走。
在你的眼里一張紙而己,沒什么大不了的,沒有用的廢紙丟了就丟了 。如果我們從教育孩子、影響孩子的角度去看的話,無疑作為父母,你給孩子傳遞的消息就是在公園里扔一張紙沒什么大不了。再放大一點說,父母傳遞給孩子的信息就是周圍的環境跟我沒什么關系,我只要管我自己就好了。
當有一天,父母看到孩子將家里環境搞的一團糟,要求孩子維護環境時,是很難引起孩子的互動的。我就經常聽到有些媽媽在抱怨,孩子在家里到處放玩具,要求孩子進行玩具歸位,孩子就跟沒聽見一樣理都不理的。即使媽媽發脾氣,孩子也沒什么反應,也有的孩子就和媽媽激烈的對抗。
我想說的是,無論父母在任何情境下是否給周圍環境給予了足夠的照顧,同時也把這個信息傳遞給了孩子。如果沒有,孩子對環境的變化視而不見,或者持有與己無關的態度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情景二:父母一看孩子把垃圾扔在地上,馬上提醒孩子,快將地上的紙扔到垃圾箱。
如果孩子做了,家長就很欣慰也很開心。如果孩子沒有做,家長提醒了N次,孩子仍然不做時,大部分父母都會運用父母的威壓,用呵斥、指責、批評、講道理等方式教育孩子,直到孩子按照指令將地上的紙扔到垃圾箱。這樣的事情,我猜各位父母都沒少做過吧?曾經的我就是這樣的。
我認為教育無處不在,一有機會就給孩子講道理,道理講了一籮筐,孩子似乎也知道什么是對,什么是錯,然而令人懊惱的是,如果父母不提醒,十次有九次是不做的。即使提醒做了,做的時候心不甘情不愿的時候也居多。孩子經常說的就是為什么倒霉的總是我,怎么又是我呀……還有一種情況,每次遇到類似的情況都需要媽媽提醒孩子才能做到,偶爾媽媽也會為此火冒三丈,我都告訴你多少遍,怎么就不能自己自覺去做,非得讓我不停的提醒?
為什么會這樣呢?很顯然在父母和孩子的這個互動中,父母的角色不是指責者,就是拯救者。在父母的內心深處是不相信孩子自己可以做到的。要么不斷的指責孩子“你為什么不做?你怎么還不去做?”要么就不斷指導孩子“你需要做什么什么,你還得做什么什么”。
在這兩種情況下,孩子都不得不成為受害者。父母的行為在孩子心中種下的種子就是:沒有父母我根本就做不到。
面對指責性的父母,孩子越來越自卑。越來越沒有價值感,因為在父母那里得到都是否認和指責,只要站在父母面前,孩子就自動自覺的認為自己什么也做不好,即使成人后孩子在事業如何成功,也沒有辦法給他帶來成就感;
要么孩子也化身為指責者,對父母百般挑剔。你自己都做不好,干嘛還要求我做好。父母和孩子之間自然是火星撞地球,你指責我,我指責你,家里的氣氛可想而知。孩子和父母關系在爭吵中也是異常的緊張。
面對拯救者的父母,孩子會越來越依賴于父母。在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下,孩子會越來越覺得離開父母什么也做不了,他不敢自己做決定,他無法自己判斷做的什么樣子是可以的。如果沒有人給他意見,他會非常的緊張和手足無措,什么也做不了。孩子會表現得越來越弱,因為父母見不得孩子這個樣子,父母就會義無反顧的繼續幫助他,甚至替代他做更多的事情。
這樣的互動是父母想要的嗎?
情景三:父母的行為就是最好的示范。
就像前面我講的同學故事里那樣,提醒孩子地上有張紙,如果孩子沒有在意的話,父母自己將紙撿起來扔到垃圾箱中。父母在用自己的行為在給孩子示范,做什么、怎么做是正確的。孩子不會做父母說的,但他會做父母做的。 在父母一次次的示范和影響下,孩子會自然而然的去做和父母做的一樣的事。
父母需要做的只是提醒和示范。如果孩子看到父母不斷的做到,當父母再提醒或邀請孩子和自己一起做時,孩子是非常樂意和父母一起去完成的。在孩子的眼里做這樣的事情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我之前只是沒有注意到而己。
科學育兒的家長朋友們,上面的分享對于您有價值嗎?作為父母做到永遠比說到更難,做到永遠比說出來更有價值。你準備好去做了嗎?
(供稿:張潔瓊 校對:張潔瓊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