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一区二区三区_娇妻在厨房被朋友挺进_美国黑人一级毛片免费看的_在线看黄色小说

大型活動方案

孩子眼中的“父母之愛”

時間:2016-02-29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

   愛孩子是人類的一種本能,但只有“適宜”的愛才能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當前的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過度保護、過高期待、過分控制、過于放任以及忽視幼兒自身發展需求等方面的現象,對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造成消極的影響。有鑒于此,教育部將今年學前教育宣傳月的主題確定為“給孩子適宜的愛”,旨在引導和幫助廣大家長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理性把握愛的“溫度”和“尺度”,尊重幼兒的獨立人格,遵循幼兒的發展規律,傾聽幼兒的心聲,陪伴幼兒共同成長。幼兒園教師作為專業的學前教育工作者,有責任也有義務對家長進行科學的引導,以期與家長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進孩子的健康快樂成長。我們推出本特輯,希望能為幼兒園的家庭教育宣傳工作提供一些理論和實踐支持。本特輯所有照片均由中華女子學院附屬實驗幼兒園提供。

  “父母之愛”作為世界上最無私、真摯的愛,被寫進了人類乃至所有生物的基因里,人人都有給予孩子父母之愛的本能,這種愛與生俱來、無處不在,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影響。怎樣給予孩子適宜的愛是當今的一個熱點話題。筆者認為,了解孩子如何看待和理解父母之愛以及對父母之愛有怎樣的期許,對于我們探討如何“給孩子適宜的愛”至關重要。

  懷著這樣的意圖,筆者來到四川成都市區一所普通的社區幼兒園,用一周時間對該園20名大班幼兒進行了訪談。訪談主要采用焦點團體的方式,即3~4名幼兒一起圍繞一組問題進行談話,包括“你的爸爸媽媽愛你嗎,你怎么知道的”“你覺得爸爸媽媽怎樣說、怎樣做時最愛你”“有沒有覺得爸爸媽媽不那么愛你的時候”“爸爸和媽媽的愛有什么不同”等開放式的問題。在幼兒作答后,筆者會適時加以追問,以便更好地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與之相應的,筆者對這20個孩子的父母(包括17位母親和4位父親)也進行了一對一的訪談,主要以“你以怎樣的方式愛孩子”“你覺得以怎樣的方式愛孩子最恰當”等問題為線索展開。訪談結果顯示,孩子對于父母之愛不僅有深刻的體會,更不缺乏體會之上的思考和評論。

  一、孩子眼中的父母之愛

  1.愛是無微不至的呵護與照顧

  ——爸爸媽媽給我買我最喜歡的公主裙、發卡,還有冰淇淋。

  ——媽媽因為愛我,所以在我睡著踢被子的時候來幫我重新蓋好。

  ——媽媽每天給我做飯,幫我洗澡,忙上忙下。

  談起父母之愛,孩子們不約而同地談到了父母對自己物質需求的滿足。買玩具、買好吃的、送禮物,等等,都讓孩子們感受到了父母濃濃的愛意。除此之外,孩子們頻頻提及父母尤其是媽媽在生活上給予的照料,洗澡、做飯、蓋被子等日常生活細節都被孩子們記在了心底。說起這些愛的片段,孩子們滔滔不絕。

  而家長們談到自己對孩子的愛時,也或多或少提到了物質上的滿足與生活上的照料,可以說,這是家長們眼中“父母之愛”最直接的體現。

  2.愛是親密的舉動和美好的語言

  ——我喜歡爸爸把我放到他的肩膀上。

  ——爸爸媽媽和我手牽手就是愛我。

  ——媽媽會說愛我,爸爸就不怎么會說了。

  孩子們說爸爸媽媽愛“我”的表現就是“說溫柔好聽的話”,是“對著我笑瞇瞇”,是“每天都會親親我”。一個小女孩還專門畫了一幅“爸爸媽媽把我舉高高”的圖畫來描述自己最享受的愛的場景。

  美好的語言、表情和親密的接觸,或許是最不經意的愛的流露,但孩子們把它們看得非常重要。訪談中有孩子滿臉幸福地談到“媽媽每天都會說愛我”,還有孩子很老成地說:“我知道爸爸媽媽愛我,但是如果他們能說出來就更愛我了。”也有一個小男孩不能確定爸爸是否愛他,原因是“爸爸沒有說過”。大概因為中國傳統文化講究“含蓄”,很多家長并不習慣像西方家庭成員間那樣頻繁地用口頭語言和親密舉動來表達愛。特別是有的爸爸抱著“父愛深沉”的觀念,刻意回避對孩子示愛,生怕影響了父親的權威。但孩子們的回答告訴我們,他們更喜歡父母把愛表達出來。

  3.父母之愛是天下唯一恒久不變的愛

  ——爸爸媽媽在我表現乖和不乖時都愛我,永遠愛我。

  ——爸爸媽媽一直都會愛我,只有陌生人才會有時愛我有時不愛我。

  訪談中,我們發現家長們或多或少認為自己對孩子的愛中有一些是孩子尚不能理解的。他們擔心自己堅持原則嚴格要求孩子不看電視、按時睡覺等會讓孩子反感,自己責備孩子時會被孩子誤讀為不愛他們。然而訪談結果顯示,孩子對父母之愛的理解似乎并不像成人想象的那么簡單。孩子們似乎都知道父母對自己的愛是無條件的,還有好幾個孩子確定地說爸爸媽媽打罵自己“也是為了我們好”。一個男孩說:“爸爸媽媽本來就愛自己的孩子,所有人都愛自己的孩子,我長大了也一樣。”

  縱然孩子們都確信父母對自己的愛,但也有孩子提到不喜歡父母威脅說不愛他了,因為“會讓人很傷心”。

  二、孩子期望的父母之愛

  傾聽孩子的聲音,我們發現孩子們在享受父母之愛的同時也有一些別樣的期許。

  1.“和爸爸媽媽在一起最快樂”

  ——我不喜歡媽媽看電腦折騰到太晚,因為這樣就陪不了我了。

  ——我的夢想就是爸爸媽媽天天不用出差,一起陪我出去玩。

  ——我的媽媽會陪我,她很愛我,我的爸爸主要是靠工作養我。

  訪談中孩子們無一例外都談到了父母之愛的關鍵詞——“陪伴”。“陪我出去玩”“帶我去旅游”“陪我去音樂教室”都是孩子們所看重的父母之愛,吃飯、睡覺、遛狗、打球、看電視這樣平常的事也因為“和爸爸媽媽一起”做而變得格外美好。當筆者追問“希望爸爸媽媽多陪你還是多掙錢”時,20個孩子中18個孩子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前者。在他們眼中,“錢”遠沒有“和爸爸媽媽在一起”重要。而另外兩個看似“現實”的孩子,在筆者追問之下也表示,選擇“多掙錢”不過是對爸爸媽媽需要掙錢養家的理解而已。

  訪談中,家長們也都認同陪伴孩子是愛孩子的一種重要的方式,然而有超過半數的家長表示工作和照顧、陪伴孩子很難兩全,都把“陪伴不夠充分,不夠耐心”列為自己認同但沒有得到改善的問題,而其原因不外乎是經濟壓力大等。

  接受訪談的爸爸僅有4位,但他們都表達了“父親應該為了家庭在外打拼”的觀點。一位爸爸長期在外地工作,他雖然也承認自己給予孩子的陪伴不夠,但確信“這是對家庭負責的做法”,因為孩子“要吃好的、穿好的、要學鋼琴、要買玩具”,所以“努力掙錢是自己最重要的任務”。與此相應的,受訪的媽媽中也有不少都認為自己的丈夫給予孩子的陪伴不夠,并對此多有怨言。大多數孩子在談論家長的陪伴時也都是談到媽媽。就像前文那個孩子說的“我的爸爸主要是靠工作養我”,他似乎認為,沒有了陪伴,僅僅是生活上的供養并不足以稱之為“愛”。

  當父母一心爭取事業的成功,專注于給孩子更加殷實的未來,而把孩子全天候地交給祖輩托管時,當父母一味忙著自己的事,只把大量玩具、零食堆在孩子面前時,當父母總是讓電視、Ipad代替自己陪伴孩子時,是否看到了孩子眼中的失望和落寞?請不要忘記,孩子心里最期盼的是爸爸媽媽用心的陪伴。

  2.“希望爸爸媽媽能聽聽我說話”

  ——爸爸媽媽要聽我講話,不要總覺得我說錯了。

  ——有別人在的時候爸爸不要只理別人不理我,不要說我太煩。

  ——我想學跆拳道,但是媽媽不給我學,她說我夠沸(方言,意為“淘氣”)了。

  ——我不喜歡爸爸說我買玩具是“敗家”,我不喜歡“敗家”這個詞。

  訪談中,家長們個個都表達了為孩子“赴湯蹈火”的決心,但孩子們在對父母的拳拳心意表示感謝的同時,也提出了“被理解”的訴求:他們希望爸爸媽媽為他們選擇興趣班時能考慮一下他們的想法,做菜時能參考一下他們喜歡的口味,買書、買玩具時能聽一下他們的意見,安排活動時能考慮一下他們的主張。

  此外,還有好幾個孩子談到了不贊同父母給予他們的評判。他們希望父母能夠聽聽他們的解釋,理解他們的想法,而不是急于作出評判。縱然年幼,孩子們也不喜歡大人把“煩”“敗家”等不好的詞語用在他們身上。

  不考慮孩子的意愿,不假思索地認定孩子鐠了,草率地評判孩子,這些都反映了部分家長落后的兒童觀。有的家長覺得孩子年幼不懂事,所以認為不用太在意孩子的“幼稚”想法;有的家長覺得孩子是自己的所有物,所以理所當然可以替孩子做主;有的家長認為自己含辛茹苦都是為了孩子,所以平時嘲諷兩句也不是問題。

  埃里克森的兒童社會發展階段理論告訴我們,孩子在兒童期已經開始“有意志”地決定自己要做和不要做的事情了,在學齡初期則會出現更多的自主探索和口頭表達,這是兒童自主性和主動性發展的重要契機。家長們一方面在各種“育兒寶典”里尋找培養孩子獨立性、自主性的妙計,另一方面卻常常以“保護”和“教育”之名替孩子拿主意,忘了要詢問和尊重孩子的意愿。盧梭早就告訴我們,“兒童是有自己的獨特想法的,成人著想用自己的想法代替它,那簡直就是愚不可及”。聆聽孩子,家長才可能給孩子想要的愛。

  3.“我做錯了事情請跟我好好說”

  ——做錯事情時,我最害怕爸爸生氣,我喜歡他好好跟我說。

  ——我犯了錯,爸爸媽媽不要不管我……如果他們不管你,那就是真的不愛你了。

  ——如果我知道哪里做錯了,下次就會忍住的。

  很多孩子都談到不喜歡家長對他們發脾氣,不喜歡被打罵,他們都希望自己犯錯時家長能“好好說”。他們并不像成人所想的那樣反感父母批評甚至懲罰他們,他們更害怕爸爸媽媽從此對他們不聞不問。他們老成地表示:“如果不管你,那就是真的不愛你了。”他們似乎已經意識到家長的縱容不是好事,而忽略則更可怕。

  孩子們幾乎都知道家長發脾氣和懲罰他們是因為他們“不乖、犯錯誤”,所以他們盡管不情愿,也只能接受。當然,他們更希望家長能“好好說”,“知道哪里做錯了,下次就會忍住。”

  控制情緒是做家長的一門大學問,家長看到孩子出現自己不能接受的行為時,打罵或許解氣,卻也因此深深傷害了孩子。況且很多時候孩子的“錯”并不是真正的錯,只不過是不合家長的心意。愛孩子就要始終把孩子的發展放到第一位,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愿意“蹲下來”站在孩子的角度與之溝通,耐心地聽孩子說,跟孩子講道理。如此,孩子一時的犯錯就會成為他們學習和發展的契機。

  4.“大家都要相親相愛”

  ——我希望爸爸媽媽手牽手。

  ——爸爸媽媽當然要相愛,不然就很糟糕!

  ——爸爸一出差,我就可以在大床上讓媽媽摟著我睡覺,你以為我很喜歡這樣對不對?其實我更希望爸爸不出差,一家人歡歡喜喜。

  ——我不喜歡媽媽說奶奶的壞話,也不喜歡爸爸說老師的壞話。

  訪談中,許多家長坦言,自己幾乎將所有的愛都傾注到了孩子身上,因而難免忽略了自己的另一半。有的家長還頻頻為了孩子的事與另一半起爭執,覺得“這都是為了孩子好”。然而他們恰恰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孩子擁有最敏感的心靈,父母之間小小的爭執、不愉快的氣氛對他們來說都可能是莫大的壓力乃至傷害,他們希望家人相親相愛。

  還有孩子談到了爸爸媽媽對其他人的態度。一個孩子悄悄說,她不喜歡媽媽說奶奶的壞話,也不喜歡爸爸說老師的壞話。這讓我在感慨他懂事的同時,也心疼他的敏感和焦慮。這也讓我們意識到,孩子真的在悉心地用眼睛觀察、用耳朵聆聽,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印在了他們的心里。

  蘇霍姆林斯基在《睿智的父母之愛》中說:“出色的孩子總是生長在父母彼此真誠相愛,也真誠熱愛、尊重別人的家庭。”給孩子的愛越多越好或許只是我們的臆想,孩子并不想占有父母所有的愛。如果家長把所有的注意力都用在孩子身上,以至于忘掉了身邊的其他人甚至于自己,這并不是一種“適宜的愛”。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相親相愛的人際關系,才是對孩子的“大愛”。

  本文依靠小樣本訪談所獲取的信息雖不能完整地呈現孩子的體驗和觀念,但也得以一瞥孩子眼中的父母之愛,并粗淺了解了家長的一些觀念和做法。我們至少可以對家長們說,要給孩子適宜的愛,切莫忘記關注孩子的想法,更別忽略謀求孩子的理解。

(供稿:張潔瓊  校對:張潔瓊  郭彤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