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一区二区三区_娇妻在厨房被朋友挺进_美国黑人一级毛片免费看的_在线看黄色小说

大型活動方案

孫云曉:父母要敢于對孩子說“不”

時間:2015-10-12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

   法國思想家盧梭在代表作《愛彌兒》中第一次提出了要發現兒童、尊重兒童的地位,要讓兒童像兒童一樣地生活,讓兒童自由自在的發展,他的這種教育觀稱作自然主義教育,并且影響了全世界。

  到了20 世紀初,美國的哲學家、教育家杜威,全面繼承了盧梭的思想,他的哲學思想是實用主義,在兒童教育思想上就是以兒童為中心,這對美國、對全世界的教育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在我看來,理想的教育是既給孩子充分的理解和尊重、關愛,同時又伴之嚴格的要求,甚至有必要的批評和懲戒。我認為這是一種科學的教育。

  中國的父母現在就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我怎么樣愛我的孩子,怎么教育我的孩子。

  父母的權威性是一種愛:敢于對孩子說“不”

  我認為父母沒有權威性就是失敗、失職,父母的權威性對兒童是一種保護,也可以說父母的權威性是一種愛。中國父母的權威性在喪失,這個我認為是太值得探討的事情了。

  按照韓國學者的研究,孩子在10歲之前一定要培養起道德智能,10歲之前對任何孩子來說都是最佳教育期。道德智能是什么概念呢?最核心的是明辨是非,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

  按照文龍鱗教授的分析和建議,孩子在1周歲以前,父母要對孩子無條件的愛,這時候講道理沒用,餓了就得喂,哭了就得抱。從2到4歲,父母很重要的一種教育方式是“敢于對孩子說不”。為什么呢?這個時候是兒童語言能力發展最快的階段,他(她)能夠說300到1500個單詞,語言發展速度是最快的時候。這個時候給他說“不”告訴他這個好可以做,那個不好不可以做,孩子就會建立起辨別是非的規則,知道有些事不能做,有些事好,要做好孩子。

  相當多的父母覺得孩子這么小還要教育嗎,孩子罵人、打人,很多父母不僅不制止,還樂,以為這是孩子聰明、長大了的表現。

  中國的早期教育非常落后,0到6歲的教育是最落后的教育。

  5到10歲要培養孩子的道德習慣,我們恰恰在道德習慣培養的黃金時期缺失了這個意識。我認為,沒有懲罰的教育是偽教育。

  中央電視臺曾經請我去談“富二代”的問題,為什么中國人往往富不過三代。我就說,富不過三代不是一個規律,而是一個怪圈、一個現象,因為世界上富過多代的排行榜上百家,有一個家族甚至上千年一直管理得非常好。很遺憾地說,長盛不衰的家族中沒有一個是中國的家族。這和中國的教育有關,中國的家庭很容易溺愛孩子。

  比方說,我們做中日韓美四國高中生研究發現,中國的父母給孩子零花錢是最隨意的,高興了就多給,給孩子零花錢之后很少檢查。美國、日本、韓國父母也給孩子零花錢,但給的時間固定,同時父母還要檢查孩子是怎么花的。

  最典型的例子,美國第一個擁有十億美元家產的富豪洛克菲勒,他給他14歲孩子一個星期的零花錢就是1美元50美分,而且到了周末還得檢查花得合理不合理,花得合理獎五美分,花得不合理減五美分。更讓人驚訝的是,他給孩子這么少的零花錢還有要求,要求零花錢分三份,除自由開支的部分外,20%以上要用來儲蓄,20%以上要用來做慈善即儲蓄,就給這么點錢還要求有慈善行為。

  比“學習好”更重要的是“習慣好”

  中國的父母有一個很大的誤區,只要把學習搞好了,別的什么都不用你管。我覺得這是教育荒廢的宣言,表面上看教育抓得很緊,其實把真正的教育忽略了。學習好算什么呀!

  我們研究了十年的兒童行為習慣與人格的關系,兒童教育的成敗最重要的標志是能不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是最根本的。什么是素質?用愛因斯坦的話來說,忘不掉的才是真正的教育,習慣就是忘不掉的。比方說,見到一個人一定要微笑,一定要誠信,一定要女士優先,一定是習慣的,這些東西多了就是素質。

  一定要有讀書的習慣、運動的習慣、守時的習慣等等,所以對于兒童來說所謂的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給他講做人、人生的道理,怎么對待學業、社會,這是基本的習慣,中國家庭教育在這個方面是很欠缺的。

  父母以為孩子只要學習上去了,一俊遮百丑,其實他沒想到更大的麻煩在等著他。自私、嫉妒別人,沒法和別人相處,這樣的孩子麻煩大著呢,中國父母現在的問題多就多在這里。我們對教育的理解非常膚淺,比方說什么叫“學生”,學生就是學會生存,就是學會生活,而我們的教育恰恰是反生活教育,什么都不用管了。

  更可怕在哪呢?學業的競爭已經提前到了幼兒園。幼兒過早地接觸過多的系統的知識技能的訓練,一定意味著把一些更需要學習的素養給排擠掉了。

  成長是有規律的,在幼兒的階段就不應該學習過多的知識,不應該去學數學、作題、認字。

  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游戲、娛樂、觀察,和小朋友學會相處,培養自信心、好奇心、想像力、觀察力,這些是他一生受用的素質,也會感到愉快的體驗。在幼兒階段想讓他認一千個字,兩千個字,不是不能做到,可以做到,但是會付出很高的代價。而這種水平其實到六七歲、七八歲以后是很容易的事,過早學了以后就會付出高昂的代價。

  還有人說,社會整體的道德規則缺失也導致父母不知道該對孩子說什么好。我覺得這不是問題。好的教育應該分為兩部分,有些問題跟孩子是可以討論的,對這個事怎么看,有差異沒關系,這是有討論余地的。但是,有一些基本規則,十分重要,這個是不能變的,無須討論的。比如,在家里要勞動,要干家務,不許說謊,要按時完成作業,孝敬長輩,這沒有什么可商量的。

  不要只是抱怨教育為什么不改革,應試教育害人,但教育改革一定是個緩慢的過程,家庭教育是更為重要的教育。

  習慣培養是兩代人相互學習、共同成長的過程

  父母要有智慧,你是讓孩子將來在世界上生存,最重要的不是名次,是品行,能不能友善相處,能不能有責任心,能不能有服務精神,這些是最重要的。

  如何培養兒童的良好習慣呢。我認為以下三點很重要。

  第一,習慣養成的內容。在良好習慣的具體內容上,既強調要繼承民族美德和優良傳統,堅持和弘揚民族精神,同時也要具有當今時代的特點,適應社會發展的趨勢。根據這一原則,我們將少年兒童學會做人、做事和學習三大方面的良好行為習慣歸結為12項重點內容,即:做人:真誠待人、誠實守信、認真負責、自信自強;做事:遵守規則、講究效率、友善合作、合理消費;學習:主動學習、獨立思考、學用結合、總結反思。

  第二,習慣養成的方法。行為主義心理學認為,一種行為重復21天就會初步變為習慣,90天的重復可能形成穩定的習慣。也就是說,初步養成一個習慣需要21天,而形成一個穩定的習慣需要90天。我們的研究發現,不同的行為習慣形成的時間也不相同,總之是堅持的時間越長習慣越牢。一般來說,習慣的養成需要經過五個步驟,即提高認識、明確規范、持久訓練、及時評估、形成環境。其中,還需要采取許多具體的方法,如習慣培養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加減法,也就是說,培養好習慣用加法,改正壞習慣用減法。

  第三,習慣培養的原則。習慣養成的過程是一個從被動到主動再到自動的過程。良好習慣的培養是有層次和有重點的,在培養個人性習慣的同時,側重培養社會性習慣;在培養動作性習慣的同時,側重培養智慧性習慣;在培養傳統性習慣的同時,側重培養時代性習慣。習慣培養的基本原則是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主人地位。習慣培養的目標是什么呢?是培養良好習慣來解放孩子的大腦,讓孩子從一些低級的、束縛自己的不良行為習慣中解放出來。21世紀是兩代人相互學習、共同成長的世紀,習慣培養的過程也是兩代人相互學習、共同成長的過程。

(供稿:張潔瓊   校對:張潔瓊 郭彤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