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一区二区三区_娇妻在厨房被朋友挺进_美国黑人一级毛片免费看的_在线看黄色小说

大型活動方案

家園溝通,根治“小學化”傾向的利器

時間:2015-09-07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

   地處農村,幼兒園“小學化”傾向非常嚴重,而治理起來難度非常大,檢查時苦口婆心勸導,聲嚴厲色責問,檢查結束后依然“濤聲依舊”。近幾年,通過加強家園溝通,遏制了“小學化”傾向,全縣幼教事業科學規范發展。

  一、“小學化”傾向的起因

  所謂的“小學化”就是以小學教育為指導思想,配以小學的教學內容,比如寫字、學拼音、學英語等。讓孩子喪失了幼兒應受到的以游戲活動為主題的快樂教育,過早的進入了知識領域的學習。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1.辦園思想的陳舊。部分幼兒園園長、教師總以為孩子在幼兒園就是要學習所謂的知識,讓人們看得到,聽得到,感受得到,這才是所謂的教學成績。

  2.懶惰所致。試想,按照《山東省學前教育規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等條例規定的要求,帶領幼兒進行五大領域的活動,需要嚴格按照相關標準進行,每個教師都要付出許多的勞動,包括課前的充分準備、課堂的充分互動、對每個孩子的引導、激勵、矯正等,工作量可想而知,而“小學化”則可以一根粉筆打天下,何等輕快。

  3.降低辦園成本的“良策”。按照正規的要求,幼兒園要配備足夠多的玩教具、要配備足夠多的教師、要不斷增添消耗品……但“小學化”則可以減少教師配備、玩教具的配置,并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所以很多幼兒園樂此不疲,特別是民辦幼兒園,更是甚之又甚。

  4.家長思想的影響。很多家長總以為到幼兒園就要學東西,讀了一個月還不認個“字”,充分說明這幼兒園教的不好,總把學了多少知識最為衡量幼兒園教育水平的標準。

  二、家園溝通方式與技巧

  1.做好家長開放日活動。讓家長集中到幼兒園參觀、考察,從家長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在及時溝通與調整中將科學的思想滲透給家長。

  2.積極搞好家長培訓。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家長都是新家長,孩子幾乎成了家長的“實驗品”,對孩子的教育理念更多的來自于父母,因此理念保守、陳舊在所難免。我們利用專家講座、家長會、家訪、公開課、親子游樂等方式,向家長宣傳新的育兒理念,讓家長了解幼兒園期間,孩子應該得到的是良好習慣的養成、基本情感形態的形成、對科學與社會的初步認識以及身心健康的保障等。

  3.順應家長心理,做好家園溝通。無論家長的心理也是脆弱的,都好“面子”,如果一味的批評家長思想落后,方法不當,很容易引起家長的反感,事倍功半。因此要區分家長的層次和認識程度,先從為了孩子這一共同目標出發,通過事例和道理引發家長的思考和共鳴,然后進行正面的疏導和溝通,并多次而耐心的工作,家長的思想會有大的提升。

  4.通過孩子的變化印證理論,并不斷強化新理念的效果。經常引導家長觀察孩子的成長與變化,并理順孩子的成長變化與理論之間的聯系,通過事實在在的效果,印證和強化理論的作用,會讓家長認幼兒園的做法,并為幼兒園進行正面的宣傳,效果特佳。

  5.給家長布置“作業”。每天放學后,要求孩子與家長共同完成一些利于孩子成長的任務,比如“教給爸爸如何洗手”、與媽媽比賽折飛機、拍球計數、自己的衣服自己放等等,讓家長參與到孩子的生活中,不是簡單的包辦,也不是簡單的指派,而是與孩子配合、合作,潛移默化中領悟了教師的理念與做法。

  6.“優秀媽媽”評選,激發家長參與熱情。我們制定了“合格媽媽”和“優秀媽媽”的評選標準,每學年評出幾個“優秀媽媽”和一批“合格媽媽”,并讓優秀媽媽講心得,展示自己的育兒策略,孩子和媽媽都很積極,家長都能夠按照“優秀媽媽”的標準去衡量和指導自己的行為,幼兒園的辦園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7.發揮“家委會”的作用,讓家長參與活動。大型活動與家委會提前溝通,征詢意見和建議,聘請有特長的家長開展活動,如書法講座、音樂會,請家長做攝影師、音響師,幫助種植和養殖等等,既能彌補教師技能的不足,又能帶動家長的熱情,互動效果顯而易見。

  8.發揮典型案例的作用。每個幼兒園都有某方面出色的小朋友,利用各種形式的展示,讓家長看到孩子的潛力和幼兒教育的成果,合理引導家長的“從眾”和“攀比”心理,讓家長理解積極配合幼兒園的各項工作,真正做到家園和諧。

  9.充分利用媒體的作用,放大新理念的影響。我們經常利用電視、網絡、報紙、成長記錄冊等媒介,展示孩子驕人風采和活潑可愛的場景,讓家庭成員以及更多社會關系領略到孩子的變化,并在更多的場合肯定孩子的成長,新理念的效果在不斷放大,全社會就會形成共識,這也是與家長、社會的大溝通,事半功倍。

  三、家園溝通的作用

  兩年來,我帶領托幼辦同志們深入幼兒園,與園長、教師促膝交談,推動召開各種形式的家長會、親子活動,轉變了家長的思想,扭轉了“小學化”傾向。

  1.改變了家長對教學質量的認識。家長對幼兒教育的認識,更多的來自于自身的經驗,作為農村幼兒的家長,一般沒有上過幼兒園,只有學校教育的歷程,因此往往以學校教育的標準衡量幼兒園的教育,因此“小學化”的思想在家長頭腦中根深蒂固。通過我們的工作,逐步讓家長認識到,“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錯誤的,提高了思想認識,改變了幼兒園的評價標準,助推幼兒園規范發展。

  2.推動了教師規范教學的行為。與家長溝通的過程也是教師思想大解放、業務大提升的過程,過去僅有的識字、教拼音等技能過于簡單落后了,因此學習新的理念、提高教學技能,比如唱歌、舞蹈、繪畫、游戲等,教師的業務能力不斷提高,教學行為日益規范。

  3.改變了園長“趨利”和“省力”的思想。“小學化”的做法一旦被家長認識到,就會被家長堅決抵觸,因此家長對幼兒園的選擇權利就足以改變園長的“小學化”傾向。因為公辦幼兒園生源減少會影響成績,民辦幼兒園生源減少更是沒帳可算。

  4.營造了科學規范的社會環境。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某種意義上是家庭的“核心”,孩子的成長是社會、家庭共同關注的一件“大事”,是人們街頭巷尾議論的主要話題,幼兒園“不教寫字了,不教拼音了”一時成為熱點,隨著革除“小學化”的進程,社會對幼兒教育的認識也在不段進步,“孩子在幼兒園玩的好嗎?”“今天快樂嗎?”“做了什么游戲?”被家庭與社會關注。社會輿論成為推動幼兒教育科學發展的正能量。

  四、兩點體會

  1.堅定信念。家長的思想是頑固的,與家長的溝通是一個漫長而艱巨的過程,信念一旦動搖,就會前功盡棄。

  2.要有責任和擔當。作為幼教工作者,要堅守教育的責任,把為幼兒健康成長作為工作的基點。

  3.永遠不要把與家長溝通變成對孩子的控告,要利用一切可能夸獎孩子,讓家長樂于接受并認可。

(供稿:張潔瓊  校對:張潔瓊  郭彤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