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8-03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2012年12期
游戲是幼兒園教學中最重要的教學手段,同時也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之一,游戲帶給幼兒的是生命的無盡歡悅和幸福。然而,在幼兒園教學實踐過程中,游戲和教學兩者之間并沒有真正地“融合”,如游戲目的與幼兒園教學手段的分離;幼兒園游戲化教學中幼兒主體性的缺少,幼兒真實性體驗的虛無等。導致幼兒園教學與游戲“分離”的根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對游戲內涵的理解不夠深刻造成的。本文以游戲和幼兒園教學的內涵為切入點,提出了幼兒園新的教學圖景。
一、本體論意義上的游戲內涵
(一)游戲的嚴肅性
“誰不嚴肅地對待游戲,誰就是游戲的破壞者。”伽達默爾認為,正是游戲中的嚴肅性才使得游戲得以真正的完整。“這不僅是因為在游戲活動中游戲具有“目的”,而且游戲本身就具有一種獨特的甚至是神圣的嚴肅。”而“只有當游戲者嚴肅地對待游戲時,游戲活動才會實現它的目的。如果游戲要成為真正的游戲,游戲者就不能輕率地玩弄游戲。”當游戲者嚴肅地進入游戲后,在游戲的不斷引誘下,游戲者逐漸偏離自己,直到失去自我的力量,這時,游戲前游戲者的嚴肅轉化為了游戲的嚴肅。也就是說,游戲的嚴肅指的是游戲者的自我偏離。而在實際幼兒教育中,游戲的嚴肅性被曲解為教師的嚴肅性,游戲的規則、游戲中的紀律、秩序等都在教師的掌控之中,如果誰違背了“游戲規則”,誰就是游戲的“破壞者”,而教師自己卻認為在“嚴肅”地對待游戲。
(二)游戲的創新性
游戲活動是指“一種不斷進行的來回或往返重復的運動,這些運動決不能有一個使其中止的目的。游戲有一個開放的秩序結構,游戲一直在它自身的秩序結構里游戲著,不斷往返重復。然而,游戲并非是封閉的,游戲在運動中又不斷地更新自身。”從本體論的角度來理解游戲的創新性,不僅包括游戲者自身的創新,還包括游戲本身的超越本性及其與之相關的諸多方面。
(三)游戲的自由性
自由性是游戲得以成功開展的關鍵。兒童在游戲中生活和成長,這意味著兒童首先是游戲的主人和自由人的生命存在,在游戲的過程中,兒童心靈的放飛和翱翔,在輕松、愉悅的情境中體味著游戲帶來的快樂和享樂體驗。當然,游戲的自由性也并不意味著混亂和自我放任,一旦游戲者自己安排和規劃出活動,游戲就“表現了一種秩序里,游戲活動的往返重復像出自自身一樣展現出來”。游戲本身的秩序結構使游戲活動的往返重復像出自自身一樣展現出來,并使游戲者擺脫那種真正緊張感。當縱觀我國目前的學前教育時,我們感嘆的是兒童對游戲的遠離,這正是因為游戲帶給兒童的是那種板著面孔的嚴肅而使孩子“敬而遠之”。而真正意義上的游戲對人的幸福和自由給予了特別關切:希望人們擺脫壓抑與強制,保有生命本有的活力;希望人們關注人生的終極意義,“游戲性地”生存和生活。也就是說,它呼喚的是人的游戲精神。這種精神指向人的自由,追求生命的自然綻放;指向生活的“可玩味性”,追求人生的開放性和生活之無限多的可能;指向人作為存在的根本意義,不屑于眼前的蠅頭小利;指向投入、沉迷,反對無謂的辛勞與苦役;指向自成目的性,反對外界強制。
(四)游戲的合作性
伽達默爾認為,游戲具有合作性,游戲就像談話一樣,“處于談話中意味著超越自己,和他人一起思考”。這就意味著單獨一個人“玩”并不能稱之為游戲,游戲者必須有自己的伙伴(或想象中的人和物)。當兒童處于集體游戲的時候,游戲即在多個主體間進行,主體與主體間可以是一致的或是對立的,但游戲從開始發生到逐步走向結束,都不是單個主體的沉寂過程,在游戲的全過程中充滿著“我”與“你”的思想碰觸,或愉悅,或悲傷,或悲感交加等種種體驗。游戲的這種合作精神得益于主體間的一致性,一旦這種一致性在游戲中消失殆盡,即也意味著游戲精神的失落。當然,這里并不是只強調游戲的一致性,在兒童的實際游戲中,對抗性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兩個孩子可以為月亮為什么會“走路”而爭論整整一個上午,也可以為修建一座“大橋”而忙碌一天……兒童的游戲行進在合作——對抗——合作的往返回復之中,這就是兒童文化與游戲精神相互交融的理想圖景。正是在這種相互交融中,兒童的真正生命才能得以綻放。
二、幼兒園教學的游戲精神
(一)幼兒園教學是兒童的生活活動方式
兒童的學習活動或工作是他們的一種生活和存在方式。兒童在教學中學習著、工作著、生活著、體驗著,游戲者,他們在教學中體驗著生活的喜怒哀樂……,教學成了兒童生活活動的具體展開,是兒童生命活動的體現。教學活動是兒童當下的實實在在的生活活動,生活永遠是生活本身。生活之外沒有目的。幼兒園教學不僅要為兒童獲得知識、形成技能而履行職責,更要為兒童當下的生活負責。對于兒童來講,“教學只能是在其自身中完成其目的。如果教學能真正做到目的與手段的統一,如果能把教學上升到作為兒童生活本身來看待的話,教學就能自成目的性,教學就會成為兒童的一種真正體驗過、經驗過的生活,教學就會成為兒童當下生長發展一種活動,教學就再也不會是獲得知識、技能的“苦役”,教學就會成為兒童的一種生活方式,成為兒童的一種游戲。”
(二)幼兒園教學是師幼共同參與的開放性、創造性的游戲活動
兒童的發展價值是幼兒園教學的重心,這本無可厚非,但在現實教學中,由于人們對兒童發展的極端推崇而造成了幼兒園教學生命的日益枯萎。幼兒園對兒童日漸失去吸引力,幼兒園不再是兒童向往的“天堂”,而是兒童“艱苦勞作”的工廠,教學成了兒童的一種“苦役”。而教學實際上應是師幼共同參與的一種開放性、創造性的游戲活動,兒童在這種教學環境中才會“表現得非常敬業,情緒也會非常愉悅,這樣兒童就會把自己的學習過程、工作變成了一種游戲的過程,變成一種值得“玩味”的過程。” 這里所言的“玩味”并非是對教學活動的否定,而是“要使教學有一定的輕松性,使教學不致由于喪失樂趣而蛻變為一種對兒童的強制,使教學的過程不僅成為兒童發展的過程”,也成為兒童的享樂過程和創造過程,真正開放的,有兒童參與的教學才是有生命力的教學。
(三)幼兒園教學是兒童積極主動的活動方式
教學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兒童探求新知的過程。這種“新知”不是外在于兒童生命之外的,而是內在于兒童生命的經驗,這種經驗是兒童在于周邊人、事物、環境的相互際遇中獲得的,兒童在獲得經驗的過程中享受著一份屬于自己的幸福體驗。其中,“經驗包含一個主動的因素和一個被動的因素,這兩個因素以特有形式結合著。“在主動的方面,經驗就是嘗試……在被動的方面,經驗就是承受結果,我們對事物有所作為,然后它回過來對我們有所影響,這就是一種特殊的結合”。教學的過程“就是兒童不斷地與外在的人、事、物相互作用的過程,是兒童獲得經驗的過程,是兒童的一種主動的、積極的把外在的知識體系操作化、體驗化、形象化的過程。教學具有積極主動的精神。”在幼兒園教學過程中,教師理應珍視兒童的經驗,把兒童真正作為一個具有主體能力的人來對待,并與之共同進行生活、學習等諸方面的探究和進步。
三、新的教學圖景
(一)教學應關注兒童的生活世界,使兒童成人
使人成人是教育的永恒追求,教學作為兒童的生活存在方式和兒童生命活力的展現,具有當下性、全息性等特征。教育者(家長)不能僅僅把教學作為“兒童的生活準備”,關注知識、技能等工具性價值。作為兒童生活之一部分的教學,必須關注兒童的存在方式和成長質量,具有游戲的品格。因為人最終需要的不是知識、技能,而是像人一樣地活著。然而現在的教育呈現出清晰的無知,“一是對本真教育的一無所知,二是對人自身需求的無知”教育被徹底功利化,成為實利的下賤侍女和世人追求欲望的工具。”“人們已忘記教育為何物……人們所理解的教育只是將青年人培養成有用之才。當某一科學被運用于經濟之中時,這門科學馬上身價百倍,人們為了獲利,紛紛追求它,并在學校中推廣這一學說。”
(二)教學應關注兒童的生活經驗,使兒童成為體驗者
“教學過程的關鍵不是教師如何有效地“支配”教學,而是如何根據參與者的行為經驗和具體情境的變化而變化,永遠保持無限多的可能。教學不應為眼前的、暫時的工具性目標所左右,而應時刻謹記教學對于人的存在論意義,關心人生的根本幸福與快樂。這正是游戲的重要品性,即非功利性和自成目的性。”但結合現在的幼兒園教學實踐,我們看到的是教學的“標準化”模式和方法,兒童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自由和快樂可言,兒童的生活經驗,內在體驗在教師的操縱下被完全地“遺忘”了,幼兒園教學失去了真正的游戲品格。因為幼兒園教學的基本路徑即為在做中學,在活動中學,在游戲中學。當游戲一旦成為幼兒發展與學習的基本活動形式,便贏得了在教育教學中可資采用的形式性價值或工具價值。而正是在游戲中,幼兒個別的、小組的以及集體的活動得以開放,其直觀感性的注意與情趣被游戲所吸引和啟動,并由此而確保著教育教學的效率和學習效果的提高。
(三)教學中教師應關注兒童的內心世界,與兒童成為對話者
教學中師幼關系的清晰厘定是使教學重新獲得游戲品性的關鍵。在幼兒園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兒童的支持者、指導者以及兒童心靈的對話者。這里的對話不僅僅限于語言的交談,還滲透于人類的一切行為與生產、消費方式。對話的任何中斷,都將使人類萎縮。“教學要促成游戲品格的回歸,必須重視對話。”因為教學不應是“獨白”而應是“對話”,是師生間、生生間的對話以及人與文化、人與自己心靈的對話。對話有兩個基本的條件,即“坦誠說話的勇氣以及準備傾聽他人意見并承認雙方原則上平等的勇氣”對話是一種全身心的投入,它意味著理解、寬容、民主、平等,是游戲精神的真實體現。對話“要破除種種‘二元對立’造成的封閉和沉悶狀態,追求一種開放和自由的境地”教學是在師生之間展開的一種對話活動,它不應該是教師一人的獨白,而應是教師與兒童、兒童與兒童、兒童與文本之間的對話交流活動。教學活動理應具有對話的精神,使教師、兒童在彼此的對話交流過程中,不斷地“相遇”,不斷地“碰撞”,使雙方互相激發,互相啟迪,從而產生新的火花,新的思想,使教學擺脫眼前功利性的左右,使教學不斷生成新的契機,使教學永遠具有無限的可能性,使教學成為一種永遠具有不斷生成,不斷更新精神的活動。
(供稿:張潔瓊 校對:張潔瓊 郭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