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5-29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次
擁抱是傳達“愛”最好的方式
很多家長聽到孩子說:“我不想上學了”,便斷定孩子是不愛學習,但也許孩子只是因為害怕學校門口一條兇猛愛叫的狗,便不想去學校。女兒說自己不漂亮一定有原因,并不能說明她完全不自信。作為家長應該耐心地和孩子分析,把問題具體化,有利于逐漸培養孩子的分析能力。
交流是腦開發的重要環節。當孩子想要說話,或者伸手指某個東西的時候,要主動問孩子:這是什么?是個紅色的小汽車。喜歡么?……更多的交流可以讓孩子得到滿足,當他的關注不被重視時,沒有掌握語言的他們只能選擇哭或者踢打,久而久之不利于性格養成,會變得焦躁。值得一提的是,現在家庭中并不缺乏愛的鼓勵,很多母親都會說“媽媽愛你,寶寶是最棒的”。池江俊博士表示,擁抱其實是最有效傳達愛的方式。
給孩子禮物
你不想讓孩子養成隨時討要禮物的習慣,但時不時地給他一個小驚喜也是不錯的,尤其是在他表現不錯的時候。不必都是玩具,今天能多吃一塊糖果、能多要求和你玩一個小時、能開著燈睡覺都是“禮物”,哪怕是麥當勞里的兒童餐附贈玩具,帶給孩子,孩子也會高興的。帶孩子去超市買東西,可以讓他挑選一兩樣自己喜歡的東西。如果平時你是限制他喝飲料的,那么此時允許他選上一瓶花里胡哨的酸奶飲料,他一定會喜出望外。
給孩子的禮物不必是昂貴的,300元的遙控汽車和幾塊錢一個的扭蛋帶來的快樂是相差無幾的,關鍵是禮物的出處是你,而禮物源于“愛”。
充分體諒孩子的感受
孩子摔倒了,雖然不必每次都急著去把他扶起來,但在他確實摔痛了的時候,去幫助他一下,抱抱他,關切卻不過分地問他:“痛嗎?摔哪里了?”遠較“寶寶自己爬起來,你要做個堅強的人”有人情味。因為孩子摔跤了,甚至摔哭了,一定是痛的,你說“不痛爬起來”,雖然意在鼓勵孩子堅強獨立,但卻否認了孩子的真實感覺,孩子一定會反感的:我明明痛啊!媽媽是怎么了,為什么這么不在乎我?
必要的關心和關愛,其實可以讓孩子更快地止住哭泣,并堅強起來:因為他的情感已經得到了承認,疼痛了有人關切自己的感受,他知道你的疼惜,也會用自己的堅強來回報你。
在表達愛的同時,要關注孩子的感受
很多父母會苦惱,自己已經在對孩子“獻殷勤”了,怎么孩子卻愛理不理,甚至還表現出反感呢?那是因為你雖然學習了該如何表達愛,但是卻沒有考慮到孩子是否能接受。
愛需要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表達
你選擇了送禮物的方式表達愛意,但是孩子當下就想你抱抱他、親親他,其他什么也不要;你選擇了陪孩子玩一個下午,但是孩子當時只想在那兒不受打擾地看自己喜歡的動畫片;你給了孩子許多的夸獎,但是他還想要一個心儀已久的玩具,所以對你的夸獎表現得不那么興奮。
所以,當你在表達愛意前,要了解孩子是否能接受并認同這種方式。如果孩子沒法接受,那就換一種方式,換一種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或是在不同場合和情況下,運用不同方式,只要你的孩子能感受到并喜歡,那就對了。
有的媽媽很喜歡用親吻的方式來表達愛意,但是有的時候兒子會不要媽媽親他。可以抱可以摟,就是不許親。這個時候也許是孩子開始意識到自己是個“男子漢”了,不能再被媽媽親來親去,所以,媽媽可以將親吻換成了擁抱,并附上一句“媽媽,愛你”。
臨睡前的一個吻
孩子臨睡前的一個吻,孩子遇到困難時輕拍他們肩頭的手,孩子受了委屈時一個溫暖的懷抱,孩子回家時的一個問候,還有一句“爸爸媽媽愛你”的表達。這是我們了解到的數十名孩子表示出的想要的愛的方式。還有一些孩子提出:“爸爸媽媽為什么不能在一起,一起來愛我?”
中國是一個講究深沉含蓄的國家,長輩都不愿意表白自己對孩子的愛,可是,孩子們需要家長把愛說出來做出來。另一方面:這些年來一直都居高不下的離婚率又讓很多孩子失去了完整的愛,作為家長應該創造機會讓孩子能盡量享受完整的愛。
中國的傳統使很多父母覺得,在孩子面前就應該嚴肅,這樣才有威嚴,其實,愛笑的父母會讓孩子看到生活輕松和愉快的一面,讓他們對生活充滿信心。不要總是對孩子一本正經,笑聲能讓他們更加熱愛生活。
(供稿:郭彤洋 校對:張潔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