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一区二区三区_娇妻在厨房被朋友挺进_美国黑人一级毛片免费看的_在线看黄色小说

大型活動方案

5種說話方式,讓孩子不再跟你對抗

時間:2015-05-12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戶中心   點擊:

  5種說話方式,讓孩子不再跟你對抗

  場景一:孩子不愿意上幼兒園

  家長不該說:快收拾好上幼兒園了!要遲到了!

  家長應該說:你猜今天老師會教小朋友們學唱什么歌?等你回來,可以唱給我聽嗎?

  孩子的心聲:離開家人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去,很緊張很害怕,結果家人還一直斥責我,催促我,硬生生地把我對家人的依戀給截斷了。好委屈、好難過,我最討厭幼兒園了。但是,家人說幼兒園老師今天可能會教我唱歌,一定很好玩!上幼兒園,聽起來也不是一件“恐怖”的事兒啊。


  場景二:孩子飯前不洗手

  家人不該說:不洗手別吃飯!趕快去洗!

  家人應該說:寶寶剛剛在地上玩,小手上好多細菌哦,我們快去用泡泡把細菌洗掉吧。

  孩子的心聲:最討厭命令、呵斥的語氣要求我做事了,好兇,我偏不聽!不過,家人說我的小手有好多細菌,吃進肚子里會鬧肚子的。那不行!我還是去洗手,把細菌沖走吧,還可以玩泡泡呢,一定很好玩!


  場景三:孩子愛跟小朋友搶玩具

  家人不該說:跟你說過多少次,不準搶別人的玩具,要一起玩!

  家人應該說:我們來跟小朋友比賽搭積木(或其他小比賽),看誰搭得最高,好不好?

  孩子的心聲:物權意識可是我心智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呢,開始跟小朋友搶玩具,證明我智力發展又進了一步呢!家人若對我的“正當”行為表示強烈責備,我會覺得家人不講理,我再也不愿意聽大人的話了。但是,家人讓小西瓜跟小朋友比賽,那一定很有趣,我很愿意跟小朋友一起玩。


  場景四:孩子不愛上床睡覺

  家人不該說:不要再玩了,很晚了,趕快回房間睡覺去!要讓我說多少遍?

  家人應該說:還有十分鐘就到睡覺時間了哦,寶寶想先刷牙還是先讓我給你講個故事?

  孩子的心聲:快到睡覺時間了,但我還不太困,還想做點有趣的事兒呢!家人催我罵我,我心情不好,更加不愿意乖乖睡覺了!什么?刷牙或者講故事,聽起來挺有意思的,那就講個故事吧,講完我就心滿意足,刷好牙齒睡覺吧。


  場景五:孩子看太多電視了

  家人不該說:把電視關了!小孩看太多電視對眼睛不好。快關了!

  家人應該說:寶寶眼睛累了吧,把電視關了我們來玩游戲吧。我來關還是寶寶自己關?

  孩子的心聲:我看電視看得正歡,你讓關電視,我當然不愿意啊!對眼睛不好?我不明白,我眼睛好好的啊。什么?玩游戲?也是個不錯的選擇。我來關電視吧!

跟孩子好好聊的4個技巧

  1、問“小”不問“大”

  每天孩子從幼兒園回來,家人都問孩子:“今天在幼兒園過得怎樣?”“今天在幼兒園做了什么?”孩子會想:我該怎么說呢,今天在幼兒園做的事兒挺多的,有我喜歡的,也有不喜歡的,家人到底想聽我說哪樣?全都想知道?可我還小,很難把所有的事情都詳細說清楚哦!算了,我就告訴家人“沒做什么”就好了……

  孩子的智力發展還很有限,對于一些很難理解的抽象問題,或是范圍很大的問題,很難用語言詳細說出來。所以,家人想要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概括,或是孩子的心情,要盡量避開“抽象”“大范圍”的問題。不妨從細節著“口”去問,問題越簡單越好,孩子一定會表達得更清楚。例如:今天老師教寶寶唱什么歌了?幼兒園今天的午餐吃米飯還是面條?寶寶最喜歡跟哪個小朋友玩?從“小”問起,家人更容易得到更具體的回答,也更容易把話題延伸下去,達到更深入交流的目的。

  2、與孩子感同身受

  還是說回孩子不愛上幼兒園這件事吧。孩子對家人說,幼兒園不好玩、孩子不想上幼兒園,但家人卻只會說,“幼兒園有很多小朋友跟孩子玩,可有趣了”。孩子會想:我覺得家人一點都不懂我,其實,孩子喜歡隨心所欲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但在幼兒園就要受到老師的束縛;幼兒園不能像在家里,所有玩具都是我自己的,而要跟很多小朋友分享。可家人卻一點都不知道孩子的小心思。

  其實,孩子跟家人抱怨,或者分享他的心情,他更重要的是需要得到家長的理解和認同,同時能夠了解他的需求,進而幫助他解決問題。然而,在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時,很多家人偏偏只會否定孩子,并且試圖用大人的觀點強加在孩子身上。這樣只會讓孩子認為家人不理解他,從而感到委屈,話題就會就此終止。事實上,家長不需要否定孩子的想法,相反,應該與孩子感同身受,認同孩子的看法,并且順勢誘導孩子說出他此種感受的來由。這時孩子一定能夠十分積極地對家人說更多。

  3、對事不對人

  有一次,孩子跟小朋友搶玩具,沒搶到,情急之下,孩子就往小朋友身上吐了一點口水。家人看到了,非常生氣,大聲地沖孩子說:“你這是干嘛,太沒禮貌了!”其實,孩子看見小朋友的衣服被我弄臟了,馬上就知道自己做錯了,可家人卻因此就認為孩子是個沒禮貌的孩子,孩子會很傷心。

  孩子總是會犯錯的,家人可不能因為孩子一兩次的犯錯,就給孩子貼標簽,說孩子“沒禮貌”“懶惰”等等。批評孩子的時候,家人應該做到對事不對人。一定要把孩子不好的行為和他這個人分開,這會使孩子懂得,不好的行為并不意味著做這件事的人就是“壞人”。家人不妨輕聲但嚴肅地跟孩子說:“我愛你,但我不喜歡你的這種行為”。這樣,孩子既能夠意識到自己的行為錯了,要改正,同時也能體會到,家人并不會因為自己犯錯而不愛我。

  4、利用好肢體語言

  過去,家人都說孩子是個小話嘮,一天到晚說話說不停。但是,某一天會突然發現孩子不愛跟家人說話了,因為孩子跟家人說話的時候,他們總是一邊看手機一邊敷衍地“嗯”“啊”“哦”,他們都沒有專心聽孩子說話。孩子會感到很不開心,再也不愿意跟他們聊天了。

  跟孩子說話,其實與跟大人說話是一樣的,肢體語言同樣能夠體現你對對方的態度。在和孩子聊天的時候,家人如果能夠以平行的目光注視著他,他會感覺到自己是被尊重的,你是真心誠意傾聽他說話的。反之,如果你對與孩子聊天表現得滿不在乎,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認為你不在乎他,也不喜歡跟他說話,從而失去與你交流的欲望。所以,在跟孩子說話的時候,家長應該充分利用好肢體語言,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頭、拍拍他的背,這樣一定能夠對你們的聊天產生非常正面的效果。

  孩子的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還比較弱,家長想要跟孩子“無縫對接”、暢通交流,必須多付出點耐心。切記,經常對孩子大聲叫嚷,靠斥責、羞辱、貶低孩子來使孩子“聽話”,只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結果只會是適得其反。靠嘮嘮叨叨、同一個問題重復多次,這樣的教育其實是無效的。真正適合與孩子交流的說話方式,應該是像朋友般傾聽,像朋友般溝通。
 

(供稿:郭彤洋 校對:郭彤洋 朱靜)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