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一区二区三区_娇妻在厨房被朋友挺进_美国黑人一级毛片免费看的_在线看黄色小说

大型活動方案

家長別再給孩子施壓了

時間:2014-01-21   來源:紅纓教育   作者:客服中心   點擊:

  2014年01月16日 星期四 北京青年報

   ◎劉鍇

  晚間去朋友家串門,看見朋友的小女兒站在陽臺里小聲地哭泣。朋友氣呼呼地說:孩子昨天貪玩,忘了寫家庭作業,這是讓她在“罰站”呢!我走進陽臺,把朋友的小女兒好言勸慰回她自己的房間,補寫家庭作業去了。

  在現實生活中,類似鏡頭時現于家庭之中:孩子做錯了事,家長便罰其面壁思過;孩子不聽話,被家長一頓雷煙火炮轟得瑟縮哭泣;孩子考試沒考好,被家長勒令“絕食一頓”,以示懲戒;孩子弄臟了衣服,立馬遭到家長的一頓訓斥……

  這樣的鏡頭看得越多,就越讓人心痛;我們的家長有沒有想過,這樣教育方式的結果會是什么?家長逞一時之快,會給孩子的心靈帶來多大的傷害?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成長的第一任老師。兩者都很重要,尤其是前者。對于孩子來說,“家”,不僅是衣食的來源、成長的巢穴,更是其心靈得以棲居的港灣。從這個角度來說,家長就是孩子心靈港灣的守護神。

  有很多現代家長認為:孩子還小,還不懂得“壓力山大”。殊不知,現在的孩子從小就已經融入了社會,就已經承受著社會(包括家庭)帶給他們的巨大壓力:他們擔心父母吵架,害怕父母離異,擔心父母下崗,害怕社會暴力侵犯;擔心父母對自己有“成見”,害怕遭受老師的“課堂冷遇”……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現在的孩子已經過早地承受著成年人的多重壓力了!

  認識到年幼的孩子承受著方方面面的壓力,那么,家長就別再給孩子施壓了,應該時時處處為孩子減壓——而家庭,就是父母給孩子減壓的最佳場所。

  愛要說出口。心理學家認為,孩子的需求有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兩種。天底下每一個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愛,因此,父母在家庭中,要時時處處表達出對孩子的愛意來——愛孩子,就要說出口、做出來,要讓他(她)看到、聽到、感受到,而不是隱藏起來。得不到愛的孩子其心理發育是不健康或不健全的,只有時時處處感受到父母關愛的孩子,才會在家庭中幸福、快樂、寬松、健康地成長,長大后才懂得如何施愛于人、傾心生活、珍重生命。

  家是避風港。時下,孩子離家出走的事例時見報端。孩子之所以離家出走,原因之一便是對家庭失去了依賴和信任——家,對他們來說已不再具有吸引力和溫暖感。心理學家認為,每個人都有歸屬感的需求,孩子也不例外。聰明的父母總是把家庭營造成孩子溫馨的港灣,孩子不僅在家中得以快樂幸福地學習和生活,而且遇到了難事、不順心的事,首先想到的便是向“家”傾訴、尋求幫助。如果孩子在家中得不到應有的關愛,他們就會錯誤地產生“這個家庭沒人喜歡我”、“我不屬于這個家庭”的排斥心理。父母應經常對孩子說:“這是你溫暖的家”,“遇到啥難心事了,這個家可以幫你!”久之,孩子就建立了一種對“家”的信任感和歸屬感,“離家出走”的現象也就自然不會發生了。

  允許孩子犯錯。孩子就是孩子,孩子犯錯是其成長過程中應有之事。對此,家長應予以“寬大政策”,允許孩子犯錯。孩子犯了錯,家長可以在家中和孩子一起分析犯錯的原因,錯誤的危害,一起探討改正錯誤的方法。而不是一見孩子犯錯,就大發雷霆,采取暴力手段,批評、責罵甚至體罰孩子。聰明的父母應該把“家”營造成允許孩子犯錯的成長巢穴,使其在家庭里能夠在“心理零壓力”的狀態和環境下健康成長。

  經常換位思考。在家中,父母應該經常換位思考——只有把自己“變成”孩子,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各種需求,才能“說孩子話”、“辦孩子事”,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事、做事;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教育。如果父母總以“大人”、“過來人”的口吻或視角、方式教育孩子,不但不會讓孩子“服氣”,也收不到應有的預期效果。

  在家庭中,父母不是高高在上的“大人”,而應該是與孩子“平起平坐”的“伙伴”。這樣的家庭,才是孩子溫暖的“家”;這樣的父母,才是孩子心靈的合格守護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