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04-10 來源:學前教育書刊 作者:客服中心 點擊:次
高質量的幼兒教育離不開家園教育,有效的家園共育離不開家園聯系。家訪和日常接送時當面溝通、定期預約談話、不定期電話溝通以及通過家園聯系冊書面溝通等多樣的家園聯系方式,可以增進教師與幼兒之間的感情,與家長之間的理解;在充分溝通的基礎上,家長和老師才能夠針對孩子的優點和不足互相配合,進行及時有效的教育。新時期的家訪仍有必要,但要因人、因事而宜,家訪才會有效果。
一、家訪要適時
每年的3月、9月是新生的入園適應期,也是分離焦慮的爆發期,而且常常是幼兒和家長都處于焦慮狀態。為了讓幼兒和家長提前熟悉幼兒園的環境和生活,我們在傳統的暑期家訪和新生家長會的基礎上,靈活采取了多種家園溝通方法。比如,開辦半日班,請9月帶新托班的老師提前開展工作,讓幼兒和家長能提前熟悉老師,讓老師也能提前了解幼兒的性格和能力水平、家庭教育背景、家長的教育方法和理念等,幫助幼兒和家長做好入園前的心理準備和自理能力準備等。
當教師發現個別幼兒表現出嚴重焦慮,或者表現出過分調皮、內向、自理能力差等情況,老師會在正式入園前對個別幼兒進行家訪。在家訪前,老師一般會提前預約家長,跟家長說明家訪的目的是為了在入園前跟幼兒建立信任、依賴的關系,使幼兒入園后能夠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減輕分離焦慮。當家長充分了解了家訪的目的,自然會消除內心的顧慮,歡迎家訪,渴望通過溝通解決幼兒的入園適應或性格、習慣的問題。
二、家訪要適事
適事就是說要根據情況進行家訪。通常,家訪在以下三種情況下相對其他溝通方式更有效果。
一是幼兒在園受傷時,教師要及時家訪。孩子受傷后,家長常常會因心疼而怨恨教師、幼兒園處置不當,或抱怨或指責,甚至出現一些過激的言行。這時,教師如果能來到家庭中,請求家長的諒解,會更容易贏得家長的理解和接納。
二是幼兒生病沒來園時,教師要及時家訪。這時,家長會為老師的責任心和對孩子的愛心而感動,增加家長對教師的好感和信任,會更配合以后的班級工作。幼兒見到老師也會很高興,如果老師再帶點小禮物,幼兒會更喜歡老師。
三是幼兒的心理情緒受到影響時,教師要及時家訪。有時,幼兒會因為同伴沖突,或者老師、同伴的評價而出現消極情緒,并把這樣的情緒帶回家,引起家長的猜疑。對此,教師要多給予關注,及時的家訪可以消除家長和老師之間的誤會,保證家園合力解決問題。
三、家訪要適人
不同性格、不同生活習慣的家長對于家訪也有不同的反應。健談的家長一般比較喜歡面對面進行溝通,但內向的家長可能更希望通過電話或者網絡進行溝通。有些家長有些潔癖,有時并不歡迎外人來訪,包括教師;有些家庭居住條件較差,或者不講究個人衛生,家里比較亂,拒絕家訪,是因為擔心自己的家庭情況暴露。針對后兩種情況,教師不要因為家訪要求被拒而生氣,也不要急于實施家訪,因為家訪固然是一種很好的家園溝通方法,但也要因人因事而定。只有把握好家訪的適宜度,家訪才能起到維系家園關系的作用。